地大新聞網訊 鄉村振興“戶戶走到”工作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密切聯系群眾、提升鄉村振興群眾滿意度的重要途徑,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我校第五輪竹山縣小河村駐村工作隊經過短暫的工作交接,立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戶戶走到”的工作中。
小河村地處秦巴山區,面積9.6平方公里,750余戶。除了少數相對集中的聚居地,多數村民依山而居,甚至獨門獨戶。工作隊初來乍到,為嚴格落實“戶戶走到”,工作隊借助網絡手段,只要有房屋的地方,都一個不落的走到并打點標記,做好工作記錄,確保讓工作隊的足跡踏遍小河村的每戶人家。
工作隊走進農戶家中了解情況,深入房前屋后、田間地頭實地查看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與農戶深入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基本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成員信息、家庭收入來源與水平、住房用水用電、就醫等情況,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困難。通過與農戶講政策、拉家常、問冷暖、談愿景,聽取農戶的心聲,廣泛收集村情民意,用行動拉近與農戶的距離。
工作隊走進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走訪了解生產經營情況,車間、基地建設和未來發展計劃及存在的困難,與他們探討產業項目發展,共謀產業振興的遠景規劃,賦能鄉村振興。
“我為群眾辦實事”是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了解到農戶普遍反映缺技術、缺知識。結合學校綠松石全產業鏈發展的總體規劃,工作隊組織村里的年輕人,走進竹山縣職業技術教育集團學校,參加綠松石雕刻技術培訓,學習雕刻技術,為鄉村振興培育人才振興的種子。同時,工作隊還積極聯系千葉珠寶、香港六福珠寶等企業家來竹山縣考察商談合作事宜,共同謀劃為綠松石產業增加設計鏈和加工鏈,推動綠松石全產業鏈的穩續發展。(供稿 學校竹山幫扶工作隊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