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羅林波馬仕成)1月15-16日,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和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知識產權局)指導,我校和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臺主辦的“向市葵”第五屆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線上研討會舉行。校長王焰新院士,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陳保國出席本次會議。
王焰新致辭,他介紹了近年來地大在知識產權運營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學校自2018年起與中部知光技術轉移有限公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聯合共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臺,并不斷完善學校知識產權運營和成果轉化管理體系。2021年11月,學校通過《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審核認證,成為湖北省首家通過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的高校。在加強專利轉化運用方面,學校主動對接省政府需求,兩項發明專利獲得湖北省專利獎金獎,多個項目在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立項。在知識產權隊伍建設方面,依托市校共建的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搭建專業化、市場化的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中部知光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組建了一支“公益+市場”的專業化團隊。他強調,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需要社會各方的參與,共同促進高質量發展。
陳保國指出,要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戰略決策,以推動高質量發展,貫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圍繞“高校院所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等五大工程,共謀知識產權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大計。
本屆研討會以“加強高校專利運營 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為主題,邀請了30多位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工作負責人和行業專家,圍繞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轉化的全鏈條就各自主題展開報告。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等科技及知識產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及工作人員超1.6萬人次,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參與研討。
專家們精彩的報告,讓與會人員更加深入了解到最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知名高校院所和專業服務機構的先進理念、經驗做法及優秀案例等內容,同時也對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拓寬了新視野。
在本屆研討會上,推出了“向市葵”高校知識產權運營信息平臺。該平臺以用戶價值需求為導向,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面向市場提供供需信息發布、信息檢索、推廣展示、專利評估評價、技術交易、交流對接、培訓活動等專利運營全流程服務,構建開放、多元、共生的基于專利運營服務的創新生態系統。目前,平臺已匯聚超3900+萬條數據,10余種數據類型免費開放查詢、數據分析等基礎功能,對接國知局專利全文信息,匯聚全國高校專家人才、技術成果與企業技術需求。
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研討會是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臺主辦的全國性高校成果轉化研討交流活動,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次。本屆研討會得到來自全國共40多家的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科技金融服務機構的支持,旨在加強管理經驗交流,加快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文字編輯 高雅)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