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和5日在京開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干部師生密切關注全國兩會進程,高度評價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并結合自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實際,熱議全國兩會教育話題。
湖北省政協委員、民盟地大委員會主委、地球科學學院曹淑云教授談到,教育和健康一直是兩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生工作的重視和關注。兩會政府報告中提出“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等內容,提振信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和主委,我將勇于擔當,積極建言資政。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新一代科研力量,我將自覺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人才培養上持續發力,為建設地質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致公黨地大支部主委、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李波說,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民主黨派人士,我們要自覺肩負起將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的責任使命,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積極探索把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等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的新思維、新思路、新方法,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統一,引導當代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昌銳談到,“兩會”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部長通道”,答疑解惑茅塞頓開;“代表團”會議,建言資政謀良策、凝聚共識譜新篇。經濟管理學院黨委與全體師生誓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努力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傾心講好中國共產黨“四個偉大成就”故事,充分借鑒黨的“十個堅持”歷史經驗,用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阮一帆說,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不動搖。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我們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轉變觀念、守正創新,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建好馬克思主義教育教學主陣地,努力培養更多能擔當時代使命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新疆派駐教師李向陽談到,作為新疆派駐教師,我將牢記黨中央對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讓各民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成才,時刻牢記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充分發揮派駐教師的積極作用,全方位做好學生服務管理工作,促進各民族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校十大杰出青年教師汪在聰說,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主動融入服務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順應新形勢、直面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讓本專業方向更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砥礪奮進。
學校“師德模范”、 計算機學院信息安全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馬釗談到,作為一名高校基層教師,我們要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貫徹落實“兩會”精神,抓住我校“雙一流”建設的契機,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為培養出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信息化人才不懈努力,為賦能“美麗中國,宜居地球”數字化生命力貢獻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黃娟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這是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主要任務與目標。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與特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也需實現綠色轉型。我們要加強綠色思想道德法律基礎、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教育,通過融入相關課程、開設相關專題或公共課、開展相關實踐等途徑實現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綠色轉型。這是我校開展綠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進而服務于美麗中國和美麗地球建設的現實需要。
地球科學學院輔導員黃志煒談到,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21年我們親歷的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喜事。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將深入挖掘兩會中的思政元素,用好兩會中鮮活生動的思政素材,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資源學院輔導員霍少孟說,今年全國兩會站在了不同以往的新起點,承載了人民對幸福的新期待、對未來的“心”向往。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主動宣傳兩會精神,把兩會傳遞出的有關教育、就業的積極信號、扎實舉措融入到我們具體工作中、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
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鄒蔚鶴談到,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我們必須“爬坡過坎”,需要全國上下一盤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眾志成城,穩中求進。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五個必由之路”為指引,引導激勵學生筑夢青春、不負韶華。
公共管理學院輔導員王青濤說,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這些貼心話和決策部署,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深刻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的崇高追求,作為青年人,我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高使命的擔當,更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李四光學院輔導員李若萌談到,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生教育管理的全過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矢志科技報國,為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放飛青春夢想。
資源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陶世林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作為石油工程專業研究生,我不禁為之振奮。這是從國家發展需要出發,對我們廣大學子提出的殷切希望。我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發展進步“加油打氣”。
教育研究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李雙玲談到,作為一名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我時刻關注著全國兩會。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刻苦學習、磨礪青春,做全面發展的地大學子,做新時代的合格接班人,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在奮斗中綻放屬于新時代青年光彩。
工程學院2021級哈薩克族本科生、石榴籽民族文化社成員葉德力·吾拉孜艾力說,面對兩會具有里程碑意義目標的召喚,作為少數民族社團干部,我們應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做到以青春之我、鑄造青春之中國。作為一名當代少數民族大學生,我們應該扎實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掌握各項技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擔起新青年的責任與使命。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2019級本科生史展天說,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提樹立黨員形象,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踏實做好本職工作,用先進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養正氣、提境界。
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學生會執行主席、2019級本科生胡小青談到,政府報告內容真實反映“民聲”,緊緊圍繞“民生”,一切為了“民升”。今年兩會標配—“我給兩會捎句話”網絡建言也掀起了更廣泛的參與熱潮,一句句“捎話”、一字字“回應”,雙向奔赴的兩會是對“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的生動詮釋、是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的同頻共振。作為有理想有擔當的一代青年人,我們要堅定政治立場,扎實學好專業知識,緊緊跟隨兩會勾勒的新坐標矢志奮斗。(文字編輯 鄧錫琴 許小康)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