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 3月24日,由我校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李江敏老師團隊主講的課程《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第一集,在武漢教育電視臺《科學講堂》欄目播出,這標志著國家級一流課程,從大學課堂走進公共科普講堂。
今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頒布50周年,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公眾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魅力,增強公眾遺產保護意識,營造遺產保護的社會氛圍,服務“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武漢教育電視臺《科學講堂》特別將《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引入公共科普講堂。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何謂世界遺產?它們在歷史的變遷中各自有著怎樣的特點?世界遺產的價值在哪里,又將面臨著怎樣的未來之路?《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對相關問題作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的解答。以世界遺產的源起與發展為導入,課程通過12個專題,以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講述,帶領觀眾賞析古代建筑、古典園林、古城民居、帝王陵寢、奇山麗水、神秘化石等眾多精華遺產資源。課程圖文并茂,制作精美,傳播歷史文化知識,解惑自然科學奧秘,讓觀眾在探索遺產中了解遺產、欣賞遺產、熱愛遺產,在擁有品讀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鑒賞力的同時,形成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共識。
據了解,《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課程十年磨一劍,深耕精做,先后獲得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首屆最美慕課全國一等獎、湖北省首批精品在線本科課程、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等榮譽。課程團隊將繼續發揮高校學科人才優勢,為社會公眾提供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助力文化建設、樹立文化自信。(經管學院旅游管理系 供稿 編輯 程曉龍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