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徐燕 隋吉祥 陳晶 劉安璐 攝影 王俊芳 張鴻等)4月21日,在第53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我校在逸夫博物館舉行第53個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周活動暨“宜居地球”科普大講堂啟動儀式,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開展了科普舞臺劇表演、“宜居地球”科普大講堂、科學實踐等系列科普活動。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吳駿,湖北省科協副主席朱志斌,湖北省科技廳外專處處長吳勇杰、副處長杜純,湖北省科協學會部副部長陳玉芬,洪山區科協主席邱玲,我校黨委書記黃曉玫,校長王焰新,副校長賴旭龍,黨委副書記王林清,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儲祖旺,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活動啟動儀式。
賴旭龍主持儀式。
黃曉玫致辭。她說,多年來,我校始終堅持弘揚“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自覺肩負高等教育“國家隊”的責任擔當,發揮在地質、資源、環境等領域的學科優勢,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向全社會傳播生態文明價值理念,努力為湖北省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做出地大貢獻。她表示,學校將堅持“四個面向”,聚焦“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不斷完善地球系統科學學科布局,加快推進地球科學創新發展,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解決資源能源、環境健康、綠色低碳、深地深空深海、地質災害和人居安全等領域重大問題的能力。同時,我校還將持續提升教育服務能力,制定“科普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打造“美麗中國講師團”“宜居地球大講堂”等一系列科普品牌,推動科技人力資源、設施資源和成果資源的科普化,提升科普傳播能力。
吳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創新科普形式、開展科普活動、打造科普品牌、建設科普基地等方面做的實踐探索。他表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建設科技強省,科技創新要頂天立地,科學普及要鋪天蓋地,既要加強科技創新、做優塔尖,也要推進科學普及、夯實塔基。湖北省科技廳將積極推進全域科普縱深發展,圍繞加強科普制度建設、優化科普頂層設計、夯實科普陣地建設、組織科普重點示范活動等,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
朱志斌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我校逸夫博物館館長劉先國接牌。
王林清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科普講解隊授“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錦旗。
儲祖旺為參加“自然筆記”科普作品大賽和環保主題繪畫大賽的獲獎學生頒獎。此次環保主題繪畫大賽26人獲獎,“自然筆記”科普作品大賽10人獲獎。
“歐洲全稱歐羅巴洲,由于工業發達,它一直都面臨著許多環境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這里的人類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讓森林病入膏肓?那就是人稱‘空中死神’的酸雨。接下來,讓我們聽聽酸雨的自述吧。”我校附屬學校高晨雪、李尚洋、胡家慧、陳怡汐、侯堯同學,帶來了帶來趣味性十足的科普舞臺劇《歐羅巴的眼淚——地球酸雨》,以童話故事的形式,講述酸雨給環境帶來的危害。最后,同學們一起呼吁: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在余子牛、代雨涵、張尹捷同學的領唱下,附屬學校學生帶來歌曲《用愛守護地球》。
附屬學校五(2)班石馨雅宣讀了“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議書,呼吁大家保護環境、呵護地球。
我校地學科普研究與創作中心主任胡祥云、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社長畢克成交換了“地學科普圖書創作與出版基金”簽約文本。據悉,為進一步做實我校的科普工作、激勵教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普讀物,地學科普研究與創作中心與校出版社共同出資100萬元,設立“地學科普圖書創作與出版基金”,支持優秀科普圖書原創和出版。
黃曉玫、王焰新、吳駿及與會嘉賓和學生代表共同開啟屏幕,宣布第53個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暨“宜居地球”科普大講堂正式啟動。
“泉是人類最早認識、利用的地下水露頭。從黃河文明到長江文明,一江一河孕育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地下水的文化屬性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啟動儀式后,王焰新開啟了“宜居地球”科普大講堂第一講《地下水與環境》,吳駿為王焰新頒發“宜居地球”科普大講堂第一講紀念證書。
在講座中,王焰新從泉、井與人類文明,地下水與生態環境,水的起源、哲理與地下水科學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地下水科學。他從泉、井的水源和水量的區別,展現地下水研究的幾大方面:地下水動力學、地下水流動系統與地下水年齡、水文地球化學。他強調,地下水質量關系到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的發展與演化,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對地下水起源的探索史。地下水科學作為當采學科、學科交叉融合區、新技術新方法匯集地,將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變廢為寶”手工制作 劉梓琪 攝
科普課堂 彭晶 攝
“變廢為寶”手工制作、“珍珠的奧秘”“沉睡已久的化石”科普課堂……前來參加活動的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分別在逸夫博物館大廳、三樓達爾文實驗站和科普教室開展了科學實踐活動,逸夫博物館科普人員帶領學生們動手制作珍珠首飾和化石拓片。
4月22日,工程學院竇斌教授開展線上科普講座《地球是個充熱寶》,從地球的演化及結構,講述地熱成因及開采利用方式,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中和,服務“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
4月23日至24日,逸夫博物館將開展富有挑戰性的“尋寶科學家”系列親子研學活動。
王焰新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并肩同行,為自己、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學生展示環保作品 李富強 攝
學生現場涂鴉環保作品 李富強 攝
環保作品展 張鴻 攝
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 葛文靚 攝
學生參觀磁懸浮地球儀 張鴻 攝
本次活動由我校、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和湖北省地質局主辦,我校逸夫博物館、校科協、地球科學科普研究與創作中心、黨委宣傳部、附屬學校、出版社、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湖北地質科學院具體承辦。(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