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記者 王俊芳 魏海勇)北京時間4月30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我校教授陳剛與其兒子陳李昊,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父子攜手站上地球之巔,為學校70周年校慶獻禮。1971年11月出生的陳剛是我校海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大地測量、海洋測繪等研究工作。2001年7月出生的陳李昊則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測繪工程專業大二學生,國家登山一級運動員、攀巖二級運動員。2019年7月,陳剛父子倆還一起登上了新疆境內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校黨委書記黃曉玫、校長王焰新院士對陳剛教授、陳李昊同學登頂珠峰表示祝賀,陳剛父子以實際行動詮釋“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詮釋“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為學校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增添了光彩,為中國地質大學70周年校慶獻上了一份厚禮,希望廣大師生向他們學習,將個人前途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攀登科學和人生的新高峰。
陳剛表示,他將堅守初心,繼續將激情與專業緊密結合,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從事科研工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培養更多一流人才。陳剛教授曾參與過汶川地震救災,登頂過三個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到達南、北極點。自2012年起,他曾三次攀登珠峰,展開科考工作;其中2020年作為測量技術負責人全程參與中尼珠峰高程測量這一國家任務。陳剛教授的前三次努力,因為種種原因均與頂峰失之交臂。在第一次攀登的十年之后,他自籌資金發起第四次沖擊。3月25日進藏開始適應性訓練;4月25日離開珠峰大本營開啟登頂之旅;4月30日由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沖頂成功。
在本次攀登過程中,陳剛父子進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動,采集了大量冰樣、雪樣及植物、巖石標本。他們攜帶國產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北斗設備進行了高精度實時動態測量技術測試,以及冰雪覆蓋深度探測試驗。
陳剛被稱作為珠峰測量“身高”的人。2015年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波及珠峰地區。冒著余震,陳剛團隊對珠峰北坡地區距震中300公里范圍內的觀測點進行了跟蹤測量,并成功申請到2015年尼泊爾地震對珠峰地區垂向變化影響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從野外到課堂,陳剛教授也在三尺講臺踐行教育夢。2020年,陳剛榮獲 “荊楚好老師”榮譽稱號。陳剛在學業上對學生很嚴格,但在生活中卻溫情滿滿。2020級研究生饒煒博介紹,陳剛教授一直鼓勵自己的學生們立志科技報國,將個人前途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起來,這也是他從測繪到登山,勇攀珠峰挑戰自身極限最重要的原因。
海洋學院黨委書記成軍介紹,陳剛教授愛好登山,情系珠峰,十余年如一日,20多次進出青藏高原。作為科學家,他把愛好和事業完美結合,登頂珠峰、丈量珠峰、研究珠峰,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作為地大教師,他以實際行動詮釋“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還牽頭組建“山海求知”研究生黨支部,注重培養學生攀登精神。作為父親,身先示范、陪同攀登、注重堅韌不拔毅力培養,實現了父子同登珠峰的壯舉。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