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雄飛 劉滿)5月12日是我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我校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國家野外站)聯合巴東縣科學技術協會、巴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圍繞“減輕災害風險 守護美好家園”主題,深入基層,面向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大眾開展系列防災減災科普教育活動。
防災減災科普進單位
5月10日,應巴東縣消防救援大隊邀請,國家野外站熊承仁教授為消防官兵作了題為《常見地質災害防治方法與逃生救援》的科普講座。為消防隊員講解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常見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特征及類別,著重講解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先兆識別、發生時如何有效逃生及開展應急救援。此次講座,旨在提高消防官兵對地質災害的認識水平,促進專項救援能力建設,為隊員們開展針對性的地質災害應急救援訓練打下理論基礎。
消防隊科普現場
熊承仁說,巴東縣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質背景,地質災害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災后應急救援則是挽救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方式,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是消防官兵的責任、義務與光榮。因此,學習掌握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提升地質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十分必要。
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
5月11日,國家野外站在站工作師生與巴東縣科學技術協會、巴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科普志愿者,一同前往溪丘灣鄉甘家坪小學,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科普課。國家野外站師生志愿者團隊準備了圖文并茂的科普展板,熊承仁教授為小朋友們講解了地質災害的基礎知識,鼓勵小朋友們積極提問,馬俊偉副研究員、黃波副研究員與研究生志愿者耐心為小學生們解答疑問。
甘家坪小學科普現場
防災減災科普進鄉村
5月11日,國家野外站全國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在巴東縣溪丘灣鄉正式啟動。甘家坪村民兵隊伍對一處威脅871人的監測滑坡進行災害發生后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習內容主要包括險情發生時村民的緊急疏散、應急救援單位的災后救援、醫療保障單位的緊急搶救等。熊承仁為本次演習提供地災防治理論支持。
應急救援演習及科普現場
演習結束后,熊承仁為參與演習的各單位人員、民兵及村民現場講解了滑坡前兆信息、雨季滑坡地質災害點巡查要點、滑坡發生時的應急避險相關知識,以及災后救援時的注意事項,特別是避免次生災害造成傷亡損失。他認為,科普和演習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鄉親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人民不受地質災害的侵擾,是國家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我們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
國家野外站扎根三峽,立足巴東,長期致力于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工作。2016年被授予自然資源部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稱號;2018年被授予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稱號;2019年被授予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稱號;2021年正式獲批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2022年,經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推薦,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被評為全國科普基地,并得到中國科協頒證授牌。現已成為三峽庫區開展地球科學和地質災害防治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