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淵 蘇洪濤)9月9日,校黨委書記黃曉玫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做知行合一地大人”為主題,為4814名本科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黃曉玫代表學校對全體新同學表示歡迎,她帶領同學們回顧了學校70年發展的歷史進程,從“在仰望星空中樹立遠大理想”“在腳踏實地中練就過硬本領”“在知行合一中成就精彩人生”三個方面為同學們講授課程內容。
在仰望星空中樹立遠大理想。黃曉玫表示,當代中國青年要胸懷“兩個大局”,把眼光往外看,去觀察、認識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黃曉玫為新生講授中國共產黨101年來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向同學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兩大百年人間奇跡。圍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黃曉玫深入分析了大變局的四方面具體表現,她提醒同學們,要辯證統一地認識兩個大局之間的內在聯系,希望同學們識大勢、明大道,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遠大理想。
在腳踏實地中練就過硬本領。黃曉玫表示,地大始終將培養優秀學生作為學校最根本的職責,關注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地大匯聚了優秀的師資,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富含學者、學科、學術資源,努力為同學們綜合素質的增強和全面發展能力的培養提供最充足的養分。黃曉玫希望同學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增長本領才干,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知行合一中成就精彩人生。黃曉玫表示,70年來,一代代地大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獻身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成就精彩人生。她向同學們介紹了一批優秀師生和校友們的生動事跡,引導同學們以他們為榜樣,始終堅持知行合一的認知觀和實踐觀,將個人夢與民族夢緊密相連,將個人的奮斗融入時代的發展,努力為國家、民族、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課程最后,黃曉玫帶領同學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對青年發出的號召,希望同學們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在地大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知行合一,將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過得充滿意義,讓青春更加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無懼風雨、不負韶華,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開學第一課”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黃曉玫書記的課程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條理清晰、案例生動,聽完之后受益匪淺。
地學院婁良宇同學說,黃曉玫書記對地大70年風雨歷程之概述與對地大精神的剖析,讓我對地大“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70年來,地大人篳路藍縷,櫛風沐雨,不畏艱苦環境,在互相交流與學習中將地學的枝枝葉葉伸展發芽,結出累累碩果,一次又一次響應著國家的需求,讓青春之歌唱響在祖國山河間,新的地大青年們定會繼承優良傳統,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懈努力。
資源學院周星豪同學說,地大人不僅是在課堂學習知識,更在山間田野踐行知識。很佩服那些以國家需要為研究志趣的老一輩地質人,他們甘心為國家的基礎安全奉獻自己的青春。我們將在地大豐富自己的閱歷,開辟自己的將來,等我們畢業,也會扛起前輩們的擔子,為國家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環境學院李睿祺同學說,作為地大新生代力量,必將秉持“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向張國旗校友學習,始終將自身事業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耕耘奉獻。
藝媒學院陳彥彤同學說,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趕上了百年國運蒸騰的時刻,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亦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應身在象牙塔兩耳不聞窗外事,應高舉先行者手中的火炬一路高歌猛進,懷揣“地大夢”“愛黨心”,赤子之心砥礪前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
材化學院范鈺說,我們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身逢盛世是我們的幸運。身逢盛世,我們重任在肩。我們一定在地大好好學習,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知行合一,將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過得充滿意義,讓青春更加朝氣蓬勃,意氣風發,不懼風雨,不負韶華,“浮舟滄海,立馬昆侖”,在這多元化發展的時代里,燃好自己的明燈,盡自己的一份熱。燃千燈同晝,聚星火耀原。
工程學院趙澤昊談到,成為一名真正的地大人,不僅要繼承前人的信念與精神,更要嚴格地約束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素養,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同時也要磨礪自己的意志,不懼風沙嚴寒,敢于上天入地,勇于下海登極。如此方能繼承地質事業,弘揚地大精神,為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魏海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