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雪)8月5—7日,由ACM SIGSPATIAL中國分會和ACM SIGMOD中國分會主辦,我校承辦,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理論與方法工作委員會和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共同協辦的第三屆中國空間數據智能學術會議,在武漢光谷潮漫凱瑞國際酒店召開。
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我校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關慶鋒教授主持開幕式。
大會名譽主席、校長王焰新院士代表承辦單位以視頻的方式致辭。
本地組織委員會主席、我校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紹強致辭。ACM SIGSPATIAL中國分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小峰代表分會致辭,介紹了會議背景并感謝承辦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會議召開做出的努力。
本次會議中,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李建中教授、英國倫敦大學學院Michael Batty院士、中國人民大學孟小峰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Michael Goodchild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施闖教授,分別作了題為《物聯網時代的地理空間信息科學》《計算資源受限的大數據計算方法》《城市規劃中的復雜性、模型和數字孿生》《對數據隱私和數據治理的認識與思考》《空間智能:地理學的觀點》《北斗廣域實時精密定位與時間服務系統及應用》的大會特邀報告。
李德仁院士作主旨報告
李建中教授作主旨報告
Micheal Batty院士作主旨報告
孟小峰教授作主旨報告
Michael Goodchild院士作主旨報告
施闖教授作主旨報告
大會設立了3個前沿講習班、10個專題論壇,內容包括交通與軌跡分析、空間統計與分析、城市模擬與預測、北斗+時空大數據、空間智能與數字孿生、智能遙感處理與分析、時空數據管理與信息服務、時空物聯網+、社會感知與城市計算、位置服務與軌跡大數據、新型可視化與時空認知、空間人文與社會地理計算等空間信息領域的前沿研究方向。
此外,2021年度新星獎優博獎得主作專題報告,大會收錄的61篇論文設置了海報展示長廊,并設立了論文視頻快閃環節,大大提高了論文交流的效率,2篇論文獲得“SpatialDI 2022 優秀論文獎”,1篇論文獲得“SpatialDI 2022 最具人氣論文獎”。
會上,孟小峰和南方科技大學宋軒研究員代表分會共同發布《國家空間數據智能年度發展報告》。報告對空間數據智能的概念、發展趨勢、核心技術以及應用場景做系統性闡述,旨在引領空間數據智能發展、支撐國家空間數據智能發展戰略。
據悉,本次會議是我校70周年校慶的學術活動之一,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多名師生參與了大會專題匯報、海報展示及志愿服務等環節。(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