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夢琳 攝影 戴薇 張漢斌 韓俊 羅金剛等)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關心、支持下,校工會于7月10日至22日,分兩批次開展了2022年的教職工暑期療休養活動。今年的教職工療休養活動共有120余名教職工參加,每批次療休養時間為六天,地點是湖北巴東縣。這是我校歷年來教職工療休養人數最多,歷時較長的一次療休養活動。
參加第一批療休養活動的教職工集體合影
參加第二批療休養活動的教職工集體合影
校工會致力于提高教職工療休養的質量,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具體實際,積極探索“休閑療養+紅色教育+考察研究+扶貧助農”的療休養新模式,通過精心規劃、合理安排,使教職工療休養活動更有意義。
療休養教職工參觀考察湖北巴東野外綜合試驗場
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喻芒清及療休養教職工親切慰問試驗場科研人員
巴東野外綜合試驗場是兩批療休養活動中教職工重點考察研究的路線,這里是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關鍵工程,是經科技部批準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也是我校集滑坡災害教學、科研、生產于一體的綜合性野外教學研究基地。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喻芒清及全體療休養教職工代表全校教職工,慰問了常年工作在試驗場的科研人員,并為他們送去了學校的關心和組織的溫暖。
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常務副站長李長冬教授、黨支部書記熊承仁教授結合試驗場地下展廳的圖文資料與黃土坡滑坡地下隧洞群揭露的地質現象,介紹了試驗場建設的背景和概況,闡釋了試驗場的重要作用、意義和功能,詳細普及了地質災害防治的相關科學知識。
參觀巴東革命烈士陵園
巫峽口鳥瞰長江90°大拐彎
扶農助農體驗活動
兩批療休養活動期間,校工會組織考察了巴東野外綜合試驗場地質研究路線;參觀了紅色教育基地巴東革命烈士陵園;游覽了巴人河、神龍溪、巫峽口、綠蔥坡等特色景區;開展了扶農助農體驗活動;還組織了篝火晚會等活動,讓教職工們充分舒緩疲憊、放松身心。
“巴東之旅讓我收獲了歡歌笑語和深情厚誼,感受到了學校和工會的溫暖。”數理學院黨委書記吳太山表示。“江升千仞巴山垂,山水偎依星月眠。神農溪邊猿聲啼,與人憑吊英烈靈!昨入山腹探滑跡,今凌仙臺訪勝蹤。峽湖生態共平衡,寇相神女競驚殊!”公管學院梁滌堅即興創作的《巴東游記》,生動記錄了療休養的過程。
“六天的巴東之行,不僅欣賞了自然風光、呼吸了新鮮空氣、享受了大自然的愜意。大家一路互相關心、彼此照應,是一次難忘之旅!”經管學院王林珠表示。
教職工山野攝影協會張漢斌用鏡頭一路為大家記錄著美好時刻。他感嘆,參加活動過程中,學習了更多的攝影技巧,感謝學校提供的學習交流機會。“感謝教職工山野攝影協會會長戴薇老師、羅金剛老師不辭艱辛,為大家留下精彩靚麗的彩色記憶。”外語學院李孝奎表示。
“感謝工會的精心組織和辛苦付出,巴東之旅必將成為我們美好的回憶。”珠寶學院李立平說。“這次工會組織的療養行程,組織有思路,保障有溫度。”安全保衛部郭敬印表示。
據悉,為切實提升教職工的幸福感,力爭廣大教職工退休前至少享受一次療休養權益,校工會今年將療休養次數由每年一次調增到兩次,計劃實現兩年內退休教職工全覆蓋。校工會組織教職工參加療休養活動,是學校貫徹落實湖北省總工會《關于切實組織開展好2022年勞模、優秀職工和技術工人省內療休養活動的通知》精神,依法依規為教職工辦實事、謀福利的重要舉措。
療休養活動有效緩解了教職工的工作壓力,保障和促進了教職工的身心健康發展,激發了干事創業的動力,切實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