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記者 高雅 攝影 程曉龍)6月22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何開文一行來校,參加“喜迎二十大,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為主題的系列環保設施向公眾集中開放活動,并展開調研座談。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萬麗華,我校校長王焰新院士,未來城校區管理辦公室、環境學院有關負責人和師生參加活動。
何開文致辭。他指出,湖北省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建設美麗湖北,實現綠色崛起”部署要求,積極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系統推進長江保護修復,著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全省生態環境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作為廳校合作的新模式,湖北省大氣復合污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多次向公眾開放,已成為社會公眾了解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是環境科普工作的一個重要基地。他對中心在“十三五”期間,為湖北省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的系統技術保障表示充分肯定,同時對中心在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防控、減污降碳、應對氣候變化做好強大技術支撐等領域提出新要求。他強調,大家應一起行動,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并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王焰新向參加活動的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健康生存發展的基礎,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是當前和今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心平臺的支撐下,雙方已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期待雙方在更廣闊領域開展更深層次合作。他強調,我校始終堅持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積極開展自然教育,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歡迎更多有識之士參與到保護環境中。
隨后,何開文一行參觀了湖北省大氣復合污染研究中心。中心多名成員介紹了大氣顆粒物組分實驗室、多參數實驗室、光化學實驗室、氣溶膠觀測實驗室、氣象及輻射測量實驗室、以及衛星遙感數據接收站和臭氧激光雷達等。
何開文、王焰新、環保使者和志愿者合影留念。
交流座談環節,雙方肯定了合作以來中心所取得的成績,提出了今后深入合作的建議。王焰新回顧了學校大氣科學發展歷程,建議雙方共同推動湖北生態環境事業發展,他希望,省廳繼續加強對大氣科學的重視,推進大氣科學學科建設,推動“一站一塔一室”三位一體建設,打造高水平和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大氣環境交流平臺和“湖北軍團”,爭取國家級高水平科研項目。
何開文指出,通過廳校合作模式,雙方統籌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很好的示范。建議雙方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針對湖北氣象與大氣環境關系開展攻關研究。中心在后續運行過程中,應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環境科普、服務社會等領域,打造知名基地;進一步細化合作,推動平臺提質增效,共建實習基地,推進人才在湖北環保領域就業,推動湖北生態環保事業向制高點邁進。(編輯 程曉龍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