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韓偉龍濤)6月17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e)院長瑪麗亞·馬卡羅夫教授向我校王力哲教授、蒂姆·科斯基教授發來賀信,祝賀他們當選為新一屆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力哲,我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IEEE Fellow、SPIE Fellow、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科學家。擔任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地學信息處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智慧地質資源環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IEEE航空航天系統小型化雜志(IEEE J-MASS)、《IEEE應用地球觀測和遙感專題選刊》(IEEE J-STARS)、《IEEE并行與分布式計算匯刊》(IEEE TPDS)、《美國計算機學會計算調查選刊》(ACM Comp. Surv.)、《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等國際期刊編委。擔任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總體組專家、指南編制專家,“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中科院先導專項技術總體組副組長。獲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工學博士。
王力哲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數字地球理論、遙感信息工程、地質信息應用,他提出了半盲壓縮感知框架下的遙感數據質量提升模型,建立了計算平臺自適配的遙感數據高性能處理技術體系,構建了多源空間信息支撐的地質遙感信息智能解譯以及語義解析的智能服務方法體系,研制了國產遙感衛星地面數據處理系統和PB級多衛星數據中心遙感數據集成管理系統,開展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城市空間信息學研究。
蒂姆·科斯基,美國籍,自2009年起受聘我校,現為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地球科學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是國際知名的全球大地構造學家, 先后當選美國地質學會和倫敦地質學會會士。現任我校全球大地構造中心主任,《地球科學評論》(Earth-Science Reviews)期刊主編、《美國地質通報》(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和《地球科學》(Journal of Earth Science)期刊副主編和《巖石圈》(Lithosphere)期刊編委。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湖北省友誼編鐘獎和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蒂姆·科斯基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板塊構造和地球早期歷史、地質災害、遙感地質在礦產和水資源勘察領域的應用以及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等。他曾在北美、亞洲、非洲、歐洲、中東、土耳其安納托利亞以及印度洋—太平洋沿岸開展全球大地構造研究。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地質學》(Geology)和《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國際知名期刊,已發表論文和科普文章400 余篇,出版專著20余部;自2014年起連續入選愛思唯爾地球與行星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2022年Research.com網站發布全球地球科學領域科學家排名前300(國內第18),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科學家名單”中排名265/185720,位居前0.1%。蒂姆·科斯基為我校和中國前寒武地質學科發展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貢獻。
歐洲科學院成立于1988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高的科學水平和學術地位。歐洲科學院院士來自35個歐洲國家,包括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數學、工程科學與醫學領域的杰出歐洲科學家,或者是與歐洲有著長期緊密合作的科學家,其中包括70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候選人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科學部,經學部初審后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最后由歐洲科學院的專門委員會審核通過。少數歐盟國家之外的科學家可以當選外籍院士,其比例小于5%。我校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成秋明院士于2020年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陳華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