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韓鵬)“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苯眨倚-h境學院“張國旗班”實踐團在學校就業指導處掛職副處長陳華清、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海鋒、研究員高旭波、輔導員趙恩民的帶領下,來到校友張國旗生前工作地山西晉城,將思想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感悟張國旗精神、追尋英雄之路。
張國旗是地大1989屆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生,在一次井下探測作業時,突遇井壁坍塌,為保護他人,以身殉職。他的雕像靜靜矗立在校園里,凝望著遠方。
在紅色足跡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當地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一行在校友張國旗犧牲地等紅色景區洗禮思想、淬煉斗志。
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海鋒帶領全體成員重溫入黨誓詞
在陵川縣西石門村,實踐團來到張國旗犧牲地,參觀仍在為五個村莊供水的水井,并與晉城水利先鋒志愿服務隊共同重溫入黨誓詞,緬懷英雄校友張國旗。
村支書介紹校友張國旗事跡
當村支書說到張國旗同志作為陵川縣水務局副局長,當時每天都要親自下井查看情況時,實踐團團長盧逸凡默默下定決心:“我們每一位‘張國旗班’成員都要好好學習張國旗學長這種舍生忘死、求真務實的精神品質?!?/span>
實踐團參觀張國旗犧牲水井
“水面反光,看著真的好深。我想當年學長打通這口井,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應該瞬間露出欣喜的笑容吧!”張國旗班實踐團成員劉子涵站在張國旗學長犧牲的井前,打著手電從舊井探頭看去。
在陵川縣錫崖溝村,實踐團行走在太行山錫崖溝掛壁公路,用腳步感悟錫崖溝精神。八百里巍巍太行中,共鑿有七條掛壁公路,其中工程量最大、歷時時間最長,也最為壯觀的,當屬錫崖溝掛壁公路。
實踐團行走在錫崖溝掛壁公路上
“很難想象當時的錫崖溝人克服了多大的困難才能修出這樣一條路,這種堅韌、無畏的錫崖溝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睂嵺`團成員田力文在走過險峻的錫崖溝掛壁公路后與成員分享感受。
在澤州縣耳東村,實踐團參觀晉城“紅色三杰”紀念館,學習彪炳晉城黨史的“三個第一”:晉城籍第一個共產黨員周玉麟、晉城第一個黨組織創建者陳立志、晉城本土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孔祥楨。
實踐團在晉城“紅色三杰”紀念館學習廳分享體會
“由衷敬佩三位先輩,在那種嚴酷的形勢下依舊能完成黨的任務,身陷囹圄,面對敵人這般的嚴刑拷打,依舊牢牢保守了黨的秘密?!睂嵺`團成員周士喬看著墻上革命先輩的生平事跡不由感慨。
在企業走訪中開拓專業視野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睂嵺`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先后走訪煤層氣抽排水處理應用推廣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等企業單位,開拓專業視野、錘煉過硬本領。
實踐團在煤層氣抽排水處理應用推廣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參觀學習
頭戴安全帽行走在煤層氣抽排水處理應用推廣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看著分區管理、流程分明的水池水管和精密的儀表儀器,實踐團成員王倩感嘆道:“我們學習到了煤層氣抽排水的再利用過程,這正是我們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所學。通過這次實地參觀,我了解了專業課程學習能夠在實際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啟發。”
實踐團在煤與煤層氣共采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學習
在地大2003級資源學院校友張典坤的介紹下,實踐團走進煤與煤層氣共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煤與煤層氣開采的最新技術和最新設備。實踐團成員、山西籍學子李佳怡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山西作為煤礦大省,除了利用煤之外,還應重視煤層氣的利用。在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同時,將資源利用最大化,用科技帶動綠色創新和綠色發展?!?/span>
在富士康科技集團(晉城)工業園,實踐團成員劉嬌陽看到了晉城市光機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更看到了山西產業轉型發展的堅定決心。她說道:“作為山西籍學子,我們更應秉承張國旗精神,情系家鄉、奉獻家鄉,實現人才回流,助力山西高質量發展?!?/span>
在中學校園里傳播地大精神
實踐團與帶隊老師共同走進晉城市第一中學,了解辦學歷史、參觀校園文化,與晉城一中學子共同學習高旭波老師講授的《水是生命之源》科普講座,并將張國旗的感人故事帶給了晉城一中學子?;顒又校惾A清、王海鋒代表地大,向晉城一中授予了地大“優質生源基地”牌匾。
實踐團參觀晉城市第一中學校園
晉城一中宏偉大氣的校園讓人感受到這個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學子們在聽宣講時都不忘隨身攜帶習題冊的刻苦更讓人感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實踐團成員盧秀穎分享道:“晉城一中校園內濃厚的學術氛圍和錄取榜上星光熠熠的名字無不彰顯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名校的榮光。希望學弟學妹們通過這次活動能夠了解生態環境知識、了解張國旗精神,投身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爭做生態環保鐵軍?!?/span>
天地英雄氣,奮進正當時。校友張國旗用他光輝的一生詮釋了“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書寫了青年一代扎根基層、建設祖國的華麗篇章,影響著一代代環境學子爭做政治堅定、專業精湛、能力過硬、素質優良的生態環保鐵軍。
實踐團隨老師們在英雄校友張國旗之子張云飛家中
據悉,在我校建校70周年之際,英雄校友張國旗之子張云飛考取了環境學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韓鵬、車金凝代表“張國旗班”與老師們一同到訪并看望張云飛一家,并把碩士錄取通知書送到了張云飛手中。(編輯 王俊芳 審稿 魏海勇)
中國地質大學 學校辦公室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魯磨路 388號 郵編:430074 鄂ICP備15021562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