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怡悅 李想 陳文婷)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的賀信精神,激勵團員青年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12月18日,我校12月示范性主題團日在工程學院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王甫,校團委、工程學院黨委和團委負責人,勘察與基礎工程系本碩博團員代表參加活動。活動還邀請了“夢想”號大洋鉆探船重要子系統建造者寧伏龍教授、孫嘉鑫副教授和胡晨博士參加分享。
054231班團支部代表王一琛同學領學習近平總書記致“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的賀信。

寧伏龍分享了他帶領團隊參與“夢想”號智能船載巖心轉運系統設計、制造、安裝和海試的工作經歷。他談到,三年來團隊成員積極發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積極踐行鉆探人“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價值追求,成功把校徽印在了中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之上。他勉勵同學們,要在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將科學思維和工程思維有力結合,牢固樹立“時間+成本”的企業管理理念,要發揚斗爭精神掌握斗爭本領,在攻堅克難中實現人生目標。

孫嘉鑫副教授作為“夢想”號重要子系統建造的參與者,講述了團隊早期參與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研發的故事,并介紹課題組針對水合物試采技術方案及系統集成設計技術取得的系統性成果。

胡晨博士作為參與“夢想”號重要子系統建造的學生代表,講述了自己參與大洋鉆探船巖心自動化轉運系統關鍵技術研發中所做的工作和心路歷程。
同學們就“夢想”號及其技術攻關問題與研究團隊師生進行探討交流。

王甫表示,大洋鉆探船“夢想”號重要子系統建造者們的講述,讓同學們零距離接觸、聆聽、感知青年師生投身重大工程建設的故事和經驗,為學生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提供借鑒。學校人才培養單位要注重運用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要注重挖掘學校、學院獨有的教育資源和生動元素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思想引領作用,讓廣大青年團員感受思想偉力;要注重用好專家教授開展教學科研的典型事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故事中教育人、塑造人、引導學生成就精彩人生。他希望全體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信念,將個人的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當中,做挺膺擔當奮斗者。(編輯 焦思勤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