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記者 王俊芳)你見過29毫米的恐龍蛋嗎?恐龍蛋化石家族添新成員“贛州迷你蛋”。近日,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江西省地質調查勘查院、江西省地質博物館組成的研究團隊報道了一個新的恐龍蛋化石類型,只有拇指大小,長度僅29毫米,這也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蛋,研究團隊確認為恐龍蛋橢圓形蛋科的新屬種,并被命名為“贛州迷你蛋”。該報道于10月14日發表于國際古生物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y Biology)上。
贛州迷你蛋化石
2021年,研究團隊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梅林鎮野外考察時,發現并征集一窩保存較完整的蛋化石,呈橢圓形,共6枚,無規則排列在一起。蛋殼外表面有蠕蟲狀和結節狀紋飾,最重要的是蛋化石極小,蛋殼極薄,這些特征都與其他已知的恐龍蛋化石有所不同。該蛋化石產出層位為塘邊組,時代為上白堊統,約8000多萬年前。
為了深入了解這些珍貴的蛋化石,研究團隊運用了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對蛋殼的微觀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顯示該蛋化石蛋殼顯微結構具有獨特的特征組合:乳突層和連續層之間的邊界模糊;乳突層中細長的棱柱形殼單元排列緊密,并在連續層中逐漸變寬;連續層中存在大量大小為1-2 微米的囊泡;蛋殼靠近外表面有白色條紋的出現。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其與其他相似的蛋種進行了比較,該標本的宏觀形狀和紋飾類型與殼單元基本結構可以歸入橢圓形蛋科。但在蛋大小、蛋殼厚度、氣孔系統和超微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據此,研究團隊建立了橢圓形蛋科一新的蛋化石屬種—贛州迷你蛋。
贛州迷你蛋化石與各類蛋大小對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介紹,此前在中國發現的恐龍蛋化石中,最小的是浙江出土的金國微橢圓形蛋,其大小約為45.5 mm×40.4 mm×34.4 mm。而此次在江西贛州發現的贛州迷你蛋,長軸僅有29 mm,這一發現刷新了恐龍蛋的最小記錄。
“通過對已知蛋化石的系統演化分析后,我們認為這些恐龍蛋來自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韓鳳祿說,新發現的全球最小的完整恐龍蛋化石,增加了晚白堊世恐龍蛋的多樣性,對了解晚白堊世獸腳類恐龍的演化和繁殖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包括韓鳳祿副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蜀康高級工程師,地球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武瑞為論文第一作者,其他作者還包括江西省地質調查勘查院樓法生、邱文江、王會敏,江西地質博物館于娟、楊玲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薛雨。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4.2409873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