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 (通訊員 許峰 樊彥鵬 )近日,我校環境學院高旭波研究員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危險材料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干旱半干旱地區高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學—穩定同位素、污染源解析及健康風險》。該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技術、管理工具和氟中毒緩解措施,有望為地區供水安全提供重要理論和技術依據。論文第一作者為2019級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阿卜杜勒·拉希德(Abdur Rashid),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為高旭波研究員。
地下水氟污染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長期暴露于地下水高氟水平會引起病區社區人群氟中毒和非致癌疾病。全球25個國家、超過2.6億人患有氟牙和氟骨癥等氟污染相關疾病,巴基斯坦有超過1300萬人面臨地下水氟污染風險。吉爾吉特半干旱區是巴基斯坦北部氟中毒的流行地區之一,分析該地區地下水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學特征,探討地下水中氟的運移和富集機制,對實現區域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框架
論文系統采收集了96個不同來源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巖石樣本,通過水文地球化學、穩定同位素、結合矩陣分解(PMF)、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模型(PCAMLR)技術,綜合評估了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半干旱地區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污染來源以及人體健康風險。研究發現,該地區地下水氟含量嚴重超標不宜飲用,高氟水產生的主要物源包括水文地質過程、采礦活動、工業生產及農業污染,并建議以上四方面切入點,為解決高氟地下水健康威脅提供針對性的治理策略。
論文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89424006022?via%3Dihub
(編輯 孫彥欽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