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翀 本報通訊員 金多 張克志
閱讀提示
聚焦“需要什么補什么、缺什么練什么”,文中企業構建起產業工人“思想淬煉—技能提升—實戰檢驗—創新突破”的成長閉環。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實現了從“技能型”向“全能型”、從“執行者”向“守護者”的跨越。
8月21日,在中國石化湖北石油易捷服務“最強營銷”比武決賽的巔峰對決中,來自荊州松滋城關加能站的肖芳芳勇奪門店店長組“陳列之星”金牌,她表示,考的就是平時做的,自己能夠走上領獎臺,得益于企業的日常培訓體系。
在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過程中,中國石化湖北石油錨定“政治引領、技能提升、使命踐行”核心目標,創新打造“一黨校一展館三基地”思想教育矩陣,舉辦湖北省石油系統核心崗位產業工人骨干培訓班200余期,培育出“進黨校強黨性,進展館聚合力,進基地振精神”的思想教育培訓特色,為產業工人隊伍注入了強勁動能。
黨校引領,筑牢政治根基
作為產業工人隊伍的“紅色熔爐”,湖北石油黨校始終將政治引領擺在首位,以聯學共建為根基,每年“進黨校強黨性”已成為公司黨員干部的思政必修課。通過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研修班”“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集訓班”等課程,把黨的創新理論精準傳遞到加能站、油庫專業線條等一線崗位。
“深化校企合作是實現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能源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焙笔透笨傉熑卫蛟谥袊刭|大學(武漢)聯合湖北石油黨校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上表示。此次活動,掛牌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以國家資源能源安全、教育強國建設為主線,以“黨建課題、實踐育人、紅色宣講、實習就業”為抓手,實現黨建引領下的深度校企合作。
“參加思政課的學習,讓大家對黨的創新理論有了更深的領悟,特別是對‘端牢能源飯碗’相關論述的解讀,讓我們對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有了更深認識,將更好履行交通能源主渠道的社會責任?!痹诶碚撀搶W研討班上,荊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荊州石油黨委書記梁衛華分享學習體會。
沙市鑼場東加能站黨支部書記、站長尚梅玲通過進黨校學習,深刻體會到黨支部在思想引領、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中的核心作用。她在站里開設“班前微黨課”,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每日金句”“紅色故事分享”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與油品保供、安全生產結合,讓理論學習從書本走向崗位。
據了解,近三年來,該黨校培訓員工近萬人,將思想引導與業務指導相結合,推動黨員亮身份、員工亮承諾,培養出一批“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的復合型人才。
展館賦能,傳承使命基因
“‘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讓我深刻感受到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與堅守!”2025年新入職員工汪子軒在參觀企業文化展館的心得中寫道。
該公司企業文化展館以“石油精神”“石化傳統”為核心,通過實物陳列、場景還原、互動體驗等方式,串聯起湖北石油從“人拉肩扛”到“智能賦能”的發展歷程,展館內大量文字、數據、聲像、圖片、實物呈現企業70年發展歷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家人、一條心、一個目標一起拼”的企業文化。
展館不僅是“精神課堂”,更是“初心考場”,新入職員工第一課必到展館,通過老石油人“雪夜送油”“震區保供”等故事,深刻理解“能源保供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內涵。
“師傅,我們給您帶來了方便面、熱水,泡一碗吧。”2024年春節期間,湖北遭遇罕見凍雪天氣,湖北石油成立上百支應急突擊隊,將加能站變作“司機驛站”,加油員化身“服務員”,有的還主動走上高速公路,為滯留司乘人員全力提供暖心服務。
湖北省石油系統員工定期在這里開展“崗位對標”活動,對照先輩找差距、立足當下謀突破。如今,展館年均接待職工及社會各界參觀超2萬人次,“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的精神基因已融入產業工人的日常工作,成為他們堅守崗位、服務社會的精神密碼。
三大基地,鍛造技能鐵軍
“三基地”,即抗疫基地、長江大保護基地、教育培訓基地。聚焦“需要什么補什么、缺什么練什么”,構建起產業工人“思想淬煉—技能提升—實戰檢驗—創新突破”的成長閉環。其中,位于荊州的教育培訓基地,開設了思政教育、職業技能、安全操作等必修課,每年舉辦培訓班上百期,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操作,成為該省石油系統產業工人的“思想加油站”“人才孵化器”“服務橋頭堡”。
“‘踏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經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深深感化了我?!痹谂嘤柦逃貐⒓油辍笆泶猴L”思政教育的仙桃黃金加能站站長楊培艮回到站里,現學活用,針對場地排隊加氣車輛較多,現場秩序維護難度較大等現狀,隨身配備小喇叭,每天在現場進行疏導,還給外地客戶提供免費洗浴、晾曬衣物、收發快遞、免費住宿、開水供應等服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喇叭站長”。
在荊州油庫的儲罐區旁、江津西加能站的加油機前,培訓教育基地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新員工實訓教學”正火熱展開。幾位身著藍色工裝、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化身“實戰導師”,帶著剛入職的同事穿梭在作業一線,用手把手示范、面對面答疑的方式,讓新員工們在真實場景中觸摸企業的脈絡。
“把課堂搬到現場,讓理論接上地氣”,這是該公司職工繼續教育的核心思路?!耙稽h校一展館三基地”的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實現了從“技能型”向“全能型”、從“執行者”向“守護者”的跨越。
鏈接:工人日報-中工網
(原載《工人日報》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