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浪潮與高等教育深度碰撞,湖北高校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數字教育建設工作。全省高校聚焦“AI+教育”深度融合,將智能技術嵌入醫學、制造、藝術、農業等30余個學科領域,打造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數字孿生校園”“大模型課程評價”等一批標桿性應用場景,構建數字教育“湖北樣板”,為教育現代化貢獻湖北智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打造地質元宇宙 學生原地穿越挖礦
在課堂就可以挖礦!這便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沉浸式地學實習實訓仿真平臺帶給學生的快樂。在沉浸式地學實習實訓仿真平臺大屏前,湖北秭歸地區復雜的地形地貌及斷層、褶皺等地質構造內容清晰可見,3D人在采礦。

該校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李琪老師介紹,該平臺設有40條野外授課路線,以及150個野外觀察點、200條野外授課視頻、200條三維露頭、260個互動知識點。“我們借助高精度三維建模,真實復刻地質場景,精準還原秭歸基地多條經典野外實習路線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實現用新技術擺脫實習實訓的時間和空間束縛。”李琪說。
目前該平臺已在學校和實習基地投入使用,深受學生歡迎。該校元古大模型也深受學生喜愛,基于模型開發的化石標本識別助手、地質文獻數據挖掘工具和地學知識問答平臺、地學智能搜索引擎等多個智能體,為教學、科研與科普提供支持。
鏈接:數字教育看湖北丨高校數字教育中的“湖北智慧”
(原載 湖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