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以下簡稱“地大”)自2019年定點幫扶施甸縣第二中學以來,依托自身學科優勢,堅持軟硬件援建同步實施,下好“四步棋”,助推施甸二中走出了一條多元特色辦學之路。
下好“基礎棋”。地大準確把握“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結合施甸二中150多年辦校歷史傳統,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通過“呵護喚醒”,讓每個學生都萌生成才的希望;通過“搭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有選擇的權利;通過“尊重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幸福的未來。
下好“平臺棋”。地大積極搭建施甸二中與地大附屬學校定點幫帶平臺,并拓展了施甸二中與曲靖市匯澤實驗高中互幫互助平臺。先后組織武漢市多名特級、正高級教師為施甸全縣語文、數學、歷史等學科200多名老師在線授課,并組織施甸二中30余名教師到地大附屬學校和曲靖市匯澤實驗高中實地考察學習,開展“同課異構”等教研交流培訓活動。目前,共開展校內外教研活動40余課次、參與線上線下等培訓學習教師2000余人次。
下好“品牌棋”。投入資金約150萬元,在施甸二中建成滇西第一座標準化戶外攀巖墻,將攀巖課程引進體育課堂,邀請市、縣企事業單位及中小學生體驗攀巖近1000人次,并成功舉辦2023年保山市“奔跑吧·少年”攀巖邀請賽,施甸二中現已成為“地大攀巖后備人才培養基地”“中國登山戶外運動學院滇西訓練基地”和“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珠寶學院攀巖運動實踐教學基地”。整合地大專項資金和社會愛心人士捐贈30余萬元,在施甸二中建成施甸縣第一道以地球生命紀元和施甸縣何元鄉海林檎化石為主題的地質科普長廊。目前,該長廊已授牌為“施甸縣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并于2024年申報保山市科普基地和云南省“科普示范學校”。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帶領學校師生積極參加高等院校和各地區舉辦的畫展,同時邀請大學專業教授到校授課。目前,與保山學院等院校開展美術專業教研活動20余次,參與學生達1000余人次;學校聞建雪、李佳濤兩位老師被評為“保山市首批美育人才專家庫成員”“文昌懷筆”書畫藝術團被列為“保山市首批中小學生藝術團”。
下好“長遠棋”。幫扶隊員先后組織施甸二中與地大、武漢科技大學、保山學院、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等4所高校,開展支部共建、特色辦學、教研培訓、捐資助學等幫扶活動,并簽訂“黨建+科普”“黨建+體育”“黨建+藝術”等共建協議,目前,共開展交流活動30余次。
田永常
鏈接:http://bsrb.xepaper.com/epaper/html/2025-01/15/content_99647_18190084.htm
(原載《保山日報》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