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王蕭報道 11月3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四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鄭州航空港圓滿閉幕。
本屆大賽以“技能強國設計先行”為主題,共設有玩具設計師、燈具設計師、寶石琢磨工、包裝設計師、室內裝飾設計師和小型家電制造工六個賽項。來自全國24個代表隊的600余名精英選手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技能的盛會,爭奪至高榮譽。
在眾多賽項中,寶石琢磨工競賽尤為引人注目。沖胚、上桿、圈形、研磨……選手們全神貫注地進行著寶石琢磨的各個步驟,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他們的專注與技藝。
該賽項分為職工組和學生組,包括理論競賽和實操競賽兩個環節。理論考試模塊旨在檢驗選手對寶石學、寶石設計及琢磨加工專業知識的綜合掌握能力。而在實操模塊中,選手們需要展示他們對國際上常見的標準琢型及花式琢型設計與琢磨的熟練程度,例如圓形、橢圓形、梨形、馬眼形、公主方形、肥三角形、祖母綠琢型等。
選手們面臨的挑戰包括:根據“客戶”提供的一顆切工存在問題的成品寶石(材料為合成剛玉),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重新繪制新琢型圖并進行加工琢磨,記錄寶石改前改后的相關數據;或者在常見琢型中抽取1到2種進行琢型設計圖的繪制,并將特定材料加工琢磨成成品。這些任務不僅考驗了選手們的技術能力,也考驗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賽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本屆寶石琢磨工賽項的裁判長尹作為接受了《中國黃金報》的采訪,就該賽項的舉辦情況以及寶石切磨行業的現狀發表了看法。
尹作為表示,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80余名選手參與,參賽人員年齡跨度從17歲的青年學生到50多歲的資深技術工人,展現了我國寶石切磨行業的人才梯隊和技能水平。大賽重點考察選手對作品火彩效果、切工精度、拋光、比例尺寸、重量等方面的精準控制能力,這些技能的精準掌握對于提升寶石的價值至關重要。
他強調,參賽人員覆蓋面廣,尤其是一批優秀的青年匠才的涌現,顯示了我國技工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本科教育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顯著成效,推動著職業技能人才的成長與發展。他同時指出,我國珠寶教育起步較晚,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號召下,產業水平突飛猛進,但從業人員數量仍然較少,難以滿足市場尤其是個性化市場需求的增長。此外,天然寶石切磨行業的從業人員較少,且全國分布不均勻,廣東地區雖然形成了切磨產業聚集帶,但大多以低端人工寶石為主要產品,難以應對人們對寶石,尤其是隨著個性化產品消費提升后的精切寶石的需求。
他指出,大賽的舉辦不僅是技能比拼和優秀人才的挖掘,更重要的是發揮國家對技能人才的引領作用,為技能人才提供技能交流平臺,提升技能總體水平。他希望大賽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于寶石切磨行業,從而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寶石的需求,推動我國寶石切磨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也呼吁更多人關注寶石切磨產業,從事該產業,為中國寶石切磨技術出海行動助力。
鏈接:中國黃金報數字報-寶石琢磨工賽項聚焦人才培養(附圖片)
(原載《中國黃金報》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