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彥斌 王夢玲
關于抓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湖北考察時的兩句話,飽含深意,引人深思。一句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鼓足干勁、奮發進取,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另一句是“今年還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要進一步抓緊抓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久久為功與抓緊抓實,蘊含著對長遠與當下的統籌考量,體現了對目標與行動的深刻把握。
年初,各地各部門都會確定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并就各方面工作作出部署。眼下,離2024年結束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有關方面都在為完成全年目標而奮力沖刺。“沖刺”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既要講求方法路徑,也要注重實際成效。我們要在大時間觀里辯證看待、準確理解、扎實推進,將“沖刺”全年目標嵌入久久為功與善作善成的接力奮斗中,讓每一次沖刺跑都能為長程的接力賽奠定堅實基礎。
“沖刺”不是一個孤立的時間單元和行為概念
就一個完整年份而言,“沖刺”階段就是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收官階段。
“沖刺”不是一個孤立的時間單元,它包含三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承接前期工作,繼承和發展前三季度乃至更長時期所打下的堅實基礎,進一步穩固底盤。其二,聚焦當下現實,總結回顧前時段的經驗做法,科學評估形勢與內外部環境條件,研究工作方法與策略,科學把握短時間進度,毫不懈怠地完成任務。其三,著眼未來征程,為新一年乃至更長時間實現新的發展目標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這三個層面緊密相連,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沖刺”也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概念。毫無疑問,在決戰決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緊要關頭,必須葆有爭分奪秒、快馬加鞭的緊迫感,但我們不能將“沖刺”簡單、片面、機械地搞成猝然發動、突然啟動、驟然出動。《孫子兵法》有言,“謀定而后動”。在“沖刺”過程中,我們需要在察形辨勢中保持清醒頭腦與戰略定力,在堅定信心中把握大勢,在全盤工作中抓好重點,在迎難而上中主動出擊,讓“沖刺”的行為狀態有清醒的認識導航、有可靠的能力支撐、有強大的韌勁托底。
“沖刺”是長時間維度、大歷史格局下的一種辯證思維
“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中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時間觀。
過去,一些地方“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口號喊得很響,實則經不起推敲。發展是一場馬拉松。從跑步的規律看,全程高速“沖刺”既不符合規律,也不符合事實。馬拉松對選手的體能和耐力是極大的考驗。在長達數小時的比賽中,選手們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能量,確保在關鍵時刻仍有足夠的體力沖刺。如果在比賽早期或中期過度消耗能量,那么在最后階段可能會因體力不支而無法沖刺。開局已是決戰,后續發展還打什么戰?起步就沖刺,后面的賽程還怎么跑下去?
一般說來,“沖刺”是在某個時間節點或發展節點上按下“加速鍵”,是對關鍵時段的精準掌握,飽含動力感,但絕不能將動力感變成喊口號,或者在喊口號中制造不切實際的動力感。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種演變,本身就內含一種大歷史觀、大時間觀、大事業觀。正是在把握這種“大”中,我們調整呼吸和步伐,以蹄疾步穩求行穩致遠。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很深的。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第一個階段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這個時間點看,我們既處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加速“沖刺”狀態,也保持了接續奮斗的行進姿態。
站在這樣的高度看,“沖刺”年度目標就是以“長期主義者”的眼光和思維抓當下工作的行動,就是以“實干主義者”的擔當和作為創造實績的氣象。“沖刺”不是臨時抱佛腳、沖業績,不是為了應付考核把賬面做得好看一點,不是平時水波不興,年底熱鬧一把,而是在回頭望、向前看中抓當下。
“沖刺”最終匯入“以人民為中心”的奮斗接力賽
“沖刺”內嵌于接力之中,接力離不開“沖刺”的必要助推。“沖刺”與接力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指向——“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
“以人民為中心”是衡量任何“沖刺”的根本尺度。“沖刺”不是單一地追求數據指標的達成甚至漂亮,更需要在深層次上爭取人民的滿意與認同,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沖刺”是與時間的賽跑,也是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不斷適配。這就意味著,“沖刺”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個人主觀愿望出發,謀劃部署工作應當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與人民同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
“沖刺”意味著效率,在謀劃部署和推動工作時,應當堅持有重點有步驟的工作方法,不急于一時,不囿于一事,要科學運用系統思維,破解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沖刺”既等不得,也急不得,應科學把握快與慢的時間辯證法。對當務之急,應立行立改、緊抓快干,“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對長期任務,應滴水穿石、久久為功,葆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耐心。
奮斗讓時間擁有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的神奇魔力,身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立足“兩個大局”新的時空坐標,還應把握好顯績與潛績之間的關系,既善于搶抓機遇,利用好一切有利時機和條件,又胸懷堅毅的定力和韌勁,不斷變潛功為顯功、化潛績為顯績、積小勝為大勝。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
鏈接:大時間觀里看“沖刺” 湖北日報數字報
(原載《湖北日報》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