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代鈺)9月13日,2024年江岸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武漢市育才華嶺小學舉行。
啟動儀式后,與會人員參觀了育才華嶺小學創客空間及神農架自然生態科普展示區。創客空間內,學生們動手制作的車內高溫預警系統、人臉識別快遞柜等作品令人眼前一亮;神農架展區則以疊層石、中華蜜蜂等獨特展品,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領略神農架的壯麗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美。
活動現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學院副教授劉福江帶來一場精彩的科普課,劉教授從地質角度向中小學生們展現了神農架16億年滄海桑田的變化,通過講解疊層石、孑遺植物以及川金絲猴,帶領同學們領略了神農架的“神奇”。“猜一猜這是哪種類型的金絲猴”劉教授問道,“這是怒江金絲猴!”“這是滇金絲猴!”同學們積極與劉教授互動,課堂氛圍十分融洽。
“此次講座不僅豐富了我的科學知識,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探索科學的種子也激發了我對科學的無限好奇與熱愛。”武漢市育才華嶺小學四年級的汪麗蓉同學興奮地告訴記者。
“我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雨后的彩虹是通過光的折射和反射實現的。今天的課程講到了川金絲猴,我覺得老師講的知識很有意思。”四年級(1)班的官寧靜同學向記者講述自己的感悟。
“我經常會和父母到科普場館去了解科學知識,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到神農架,到大自然中學習科學。”五年級(2)班的沈慕誠同學說。
據悉,江岸區連續四次獲評“全國科普示范區”,入選首批“科創湖北”試點區。“今天,我們舉辦2024年江岸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以課堂講座和室外體驗相結合的創新形式拉開江岸區‘全國科普日’105場系列活動的序幕。”江岸區科協二級調研員馮崇堅表示,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是在全區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為加快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典型示范區貢獻科協力量。
本次活動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江岸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岸區教育局主辦,武漢市育才華嶺小學、武漢科技報、游品慧青少年科普實踐教育服務平臺承辦。在央視頻、科普中國、武漢科技報等平臺進行全程網絡直播,超57萬人次觀看。
鏈接:武漢科技報數字報刊平臺-探秘神農架神奇物種 (kexing100.com)
(原載《武漢科技報》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