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美麗
方方正正的黑框眼鏡、曬得黝黑的皮膚、常年穿著工服戴著安全帽,滄桑的外表讓1989年出生的申建柱略顯成熟。九年如一日摸爬滾打在地勘一線,申建柱踐行著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將青春的光熱撒播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四川、浙江、山西、江西、湖北……總局浙江局二隊的項目在哪里,哪里就有他的足跡,他參與的項目多次被業主方授予“承包商突出貢獻獎”“優秀工程獎”“突出貢獻獎”等榮譽,今年,他被總局評為“青年崗位能手”。
向實而為,以“走在前列”的擔當扎根一線
2015年7月,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申建柱來到浙江局二隊參加工作,踏上了夢寐以求的地質之路。初出茅廬,他意識到自身實踐經驗匱乏,主動要求到最艱苦的項目一線歷練,四川筠連煤層氣項目便成了他的“練兵場”。他嚴格要求自己,白天量鉆具、卡煤層、下套管……臟活累活搶著干,晚上邊巡視井場邊向老師傅請教鉆井技術難題,回到駐地繼續整理技術資料、畫圖,忙到凌晨才睡覺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四川的夏天悶熱潮濕,蚊蟲多,經常被叮咬得奇癢難耐,到了冬天又陰冷刺骨,常常一覺睡醒被窩還沒焐熱。項目一線真的是讓人成長的地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申建柱還歷歷在目。正是在筠連煤層氣項目4年的磨礪與積淀,使他熟練掌握了鉆井技術和現場安全標準化、石油鉆機設備機械等知識,由一名地質“新兵”成長為地勘先鋒。九年來,申建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扎根在地勘項目最前線,堅持把挑戰當機遇,把困難作為墊腳石,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生產經驗,累計參與完成地勘項目25個,編制各類報告20余份,投標設計項目近20個。
向新而進,以“敢為善為”的拼勁攻堅克難
“他不怕苦、不怕難,不論多么急難險重的任務,他都敢沖在前、打頭陣,想方設法完成。”提起申建柱,領導和同事都贊不絕口。
2019年12月,申建柱擔任山西大寧煤層氣項目負責人。時值隆冬,室外溫度低至零下二十多攝氏度,這是浙江局第一次在北方的冬季施工煤層氣井,項目人員普遍缺乏冬季施工經驗。為了安全順利高效完成任務,申建柱提前查閱資料,向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研究編制專門針對該區域煤層氣鉆井項目的冬防保溫施工方案。為了不凍傷一人、不凍堵一條管線、不凍壞一臺設備,他每隔兩小時就檢查一次泥漿泵運轉、發電機供油、氣水管路凍結等情況,晚上和衣而睡以便隨時辦公。在項目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僅用13天就順利優質高效完井,得到業主方高度贊賞,也為浙江局后續冬季安全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向高而攀,以“常學常新”的自覺固本培元
在申建柱看來,“地質報國”的路上,除了“拼”還要“攀”。工作之余,他常常捧著書本加油充電。別人刷手機時,他在學習;別人休息時,他還在學習。同事們常常調侃他“要去參加高考”。
作為浙江局二隊地勘項目的技術骨干,申建柱帶頭踐行總局“地質立本、科技賦能”理念,身先士卒攻關鉆井技術難題,注重項目成果轉化。多年穩扎穩打的專業實踐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研究讓他的科研成績一路生花,目前已累計發表論文5篇,其中《清江盆地高壓鹵井封井技術研究》在2021年第二十五屆全國井礦鹽學術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學術論文,2023年參與編寫的《鉆探工程中鉆頭設計與選型的關鍵因素探討》一文獲《中國科技信息》優秀論文一等獎。
申建柱在追求專業進步的同時,積極追求思想進步,兩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錘煉提升自身政治素養。他將總局“遵規守紀、誠明守信、清廉守正”廉潔文化理念刻入心中,配合項目紀檢員開展大監督體系建設,對資金支付、合同管理、材料采購、施工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監督,在項目上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
青山不墜凌云志,光陰不改地質心。申建柱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干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繪就了亮麗的青春底色,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書寫著“地質報國”的不悔誓言。
鏈接:把青春的光熱播撒在地勘一線 20240916期第A2版:經濟·科技_中煤地質報 (zmdxw.com)
(原載《中煤地質報》2024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