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银河赌场直营1900com-澳门银河赌场网址多少

首頁

首頁  >  媒體地大  >  正文

【焦作日報】用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使命

——記河南理工大學資環學院教授鄭德順

發表時間:2024-09-12     點擊:次     編輯:孫彥欽

本報記者 張 璐

“16年堅守,近1000場科普講座,8000多個教學課時……”這一串數字背后是一位將課程從“高冷的美麗”變成“火熱的思考”、把立德樹人刻進骨子里的“癡狂”教師,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學資環學院教授鄭德順。

走進他的辦公室,每一排書架上都整齊地排列著各種地質學的書籍和研究資料,井然有序中散發著濃烈的書香氣息。他的辦公桌上放大鏡總在手邊,是他每天的“好搭檔”,他常常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巖石樣本中的微小結構,每一塊巖石都在向他訴說一個個古老的故事。

愛學生、愛地質是他生命中的“氧氣”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無論何時一定要站穩講臺。”每當鄭德順回憶起職業啟蒙導師——國家教學名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龔一鳴教授對他的教導,他都覺得非常親切和自豪,因為他一直在用心踐行著龔老師的教誨。

2008年6月,鄭德順入職河南理工大學。“當時對教學充滿激情,剛入職所有工作都要從零開始,但絲毫沒有覺得有壓力。”鄭德順笑著說,“我這個人脾氣很倔,每一個案例、每一張圖、每一頁PPT都必須是我親自挑選制作完成的。”

正是這份執拗,通宵做課件成了他的家常便飯。“有一次我晚上備課太追求完美,不知不覺就備課到5時30分。吃了個早餐,7時30分直接去教室上課,一站就是一上午……”鄭德順說,“現在想想都覺得我有點癡狂。”

一學期下來,鄭德順的課堂成了學生口中的典型,就連其他專業的學生都打聽他的課,想去旁聽。為此,鄭德順還特意開了一門地質學選修課《中國自然美景及其地質成因》,這門課總是在選課系統一開放就被一搶而空。

“鄭老師不僅課講得好,還很注重實踐教學,經常帶我們去野外考察,在實地講解地質學知識的同時教我們如何做人。”資環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學生王欣說。

“帶學生去野外最操心,也是最有收獲的。”鄭德順說。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他總是走在隊伍前面,精神飽滿地為大家講解、示范。由于經常去野外,他的腳上全是繭子,他用行動感染著每一位學生。他的動力就是愛地質、愛學生,這種愛就像“氧氣”,縈繞在鄭德順身邊,與生命同在、用生命詮釋。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大學老師不做科研,教學內容會非常空洞和滯后。”鄭德順說。他先后主持了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核心及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在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將學科前沿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多年來,他的評教始終保持優良,被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河南省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像他一樣熱情工作、真情奉獻。

打造地學類課程思政標桿課程

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實踐,鄭德順能稱得上是河南高校中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他就開始積極探索,有意識地將科學家精神、人文素養等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地質學基礎》課程,后來該門課程獲批首批河南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河南省一流課程等。

經過多年精心打磨,鄭德順巧妙地用“五個融入”全面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將巖石成因、地球和生命演化等哲學思維融入思維體系;將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等融入思想價值體系;將地理、旅游、美術攝影和人文情懷等融入美學價值體系;將黃大年、汪品先等地學杰出人物事跡融入德育價值體系;將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社會熱點融入實踐價值體系,從而形成了完整的課堂教學內容體系。

“鄭德順教授的《地質學基礎》課程思政建設,運用綜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對課程進行創新性和挑戰性改革,在全國地學類院校中是首創的地學類課程思政標桿課程。”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侯泉林說。

鄭德順對課程思政的研究不僅局限在本專業領域,還注重舉一反三,旨在形成具有可復制、可操作、效果好的課程思政建設理念,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將哲學思維方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會貫通在課程知識點中,達到育人效果。

近年來,為了拓寬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鄭德順還聯合學校“名師天團”共同打造了通識課《世界觀:自然·人類·社會》,獲批首批河南省通識教育示范課程。

10余年深耕細作、篤行致遠,取得了良好的課程建設效果,也收獲了喜人的教書育人成效。鄭德順圍繞主講的《地質學基礎》《中國自然美景及其地質成因》等課程先后主持河南省教研教改項目和質量工程近10項。

讓課程“高冷的美麗”變成“火熱的思考”

“中國自然美景很美,地質學知識很豐富,讓更多的人了解地球、認識地球,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為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貢獻力量。”鄭德順一直有這樣的信念和目標。因此,除了講好課程、做好科研,他還在公益科普事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將地球奧秘傳遞到祖國各地、科普到每一位感興趣的人心中,給祖國的花朵埋下興趣的種子……

“鄭老師非常重視地質知識科普,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不僅花心思、自掏腰包做好每次地質科普講座,還會經常帶領大中小學生到野外現場教學,實地感受地球上滄海桑田的變化。”河南理工大學大學生地學探秘協會會長、資環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宮佳欣說,“有一次,鄭老師為小學生講火山巖時,花費好長時間,細心地用巧克力、餅干和糖果等做成一個火山小模型,模擬火山噴發的過程。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深受孩子們喜愛,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豐富的地質知識。”

“無論天氣狀況是嚴寒或酷暑,不管日常工作有多繁忙,只要有單位聯系鄭德順教授去科普教育,他就沒有遲疑過,每次都是欣喜地答應,用滿腔激情去講解。”資環學院資勘系黨支部書記孫鳳余說。

作為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德順還組建了河南理工大學大學生地學探秘協會,每年他會帶領團隊結合科普對象的年齡和特點,運用不同的科普方式,面向校內外開展科普教育近1000場次。該協會先后被評為“中國煤炭學會科普教育社團”“河南省十佳社團”等。

除了科普講座外,鄭德順還線上開設了《中國自然美景及其地質成因》課程,專門挑選精英教師組建了授課團隊,精心選取了我國各種類型景觀資源的經典自然美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精美壯觀的圖片闡釋不同類型自然美景的特色,并從地質學角度進行簡單的成因解釋。課程一經上線,獲得了不同年齡階段群體的關注,在線觀看學習量達10萬次,起到了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受眾審美的作用。

鄭德順用愛、用真心、用實際行動踐行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并把這種使命體現在了平凡、普通、細微的教書育人之中。他以“潤物細無聲”的榜樣之光,在學校不斷發散、傳播、繁衍,激勵更多青年教師追隨光、成為光。

鏈接:用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焦作日報 (jzrb.com)

(原載《焦作日報》2024年9月12日)


最新動態
大发888娱乐城 34hytrgwsdfpv| 博彩e族777| 郑州太阳城宾馆| 赌场百家乐官网规则| 百家乐二十一点游戏| 线上百家乐官网平台| 新全讯网3344111| 大发888下载亚洲城| 百家乐官网专业赌| 大发888 34| 五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麻将牌| 大发888体育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平玩法可以吗| 百家乐官网赢的秘诀| 大发888易付168 充值| 真人百家乐官网怎么玩| 宜宾市| 斗牛棋牌游戏| 破解百家乐真人游戏| 百家乐官网光纤冼牌机| 百家乐官网微心打法| 外围博彩| 帝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坐乾向巽24山向择吉| 澳门百家乐官网走势图| 阳西县| 金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菲律宾百家乐太阳城| 在线百家乐官网作弊| 澳门百家乐官网实战| 柘城县| 反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方法技巧| 做生意家里摆什么招财| 百家乐官网不倒翁注码| 长白| 赌百家乐官网怎样能赢| 百家乐官网微笑心法搜索| 井冈山市|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