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測地明理宣講團走進延安。
從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到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重要展示窗口的上海,從紅色革命圣地陜西延安到綠色生態文明示范區湖北秭歸,今年暑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廣大師生深入社會實踐一線,將“四史”學習有機融入實踐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環節,挖掘生動素材、創新學習形式,涵養青年學生“強國一代”的志氣、骨氣、底氣,激發當代青年挺膺擔當。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行思四史”實踐育人工作室負責人熊程介紹,學院精心打造紅色黨史“課間”感悟課、鄉土中國“田間”觀察課、偉大變革“車間”感知課和網絡思政“指間”育人課等“四間”大思政課,就是要通過社會實踐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
“延安是中國革命重要的根據地,我所在的測地明理宣講團今年入選了全國大學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講團,這一次我們走進延安、沉浸式了解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就是為了返校以后更好的宣講和傳承延安精神。”參加社會實踐的何敏君感慨到。今年以來,該校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多支學生團隊深入黨的創新理論的起始點和發源地開展紅色實踐研學,學思踐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為增進大學生對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糧食安全等國家重大戰略的認知和了解,該學院還組織了300多名學生深入鄉村基層、奔走田間地頭,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親身體驗、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刻認識國情社情民情,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耳朵傾聽基層民意,并利用專業所學為基層治理建言獻策,在服務奉獻中厚植愛國情懷,在實踐鍛煉中增長知識才干。
今年7月以來,通過企業開放日、生涯體驗日等活動,該學院“銳思”職途探路社會實踐團成員先后走訪螞蟻科技、海康威視和上海華測等重點企業,在車間一線感知時代脈搏,在行業前沿堅定發展信心。“企業是反映時代偉大變革的一面鏡子,深入企業一線不僅能夠讓大學生親身感受新時代偉大成就,也能教育引導他們走向社會、認識社會,明確學習方向、激發學習動力。”該學院畢業年級輔導員趙曉振表示。
“網絡是開展‘四史’學習的重要陣地。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參與社會實踐的廣大師生策劃錄制系列主題微視頻,打造行走中的云端思政大課堂,努力實現‘四史’學習教育從物理空間到虛擬網絡空間的再現與延展,拓展學習教育實踐的廣度與深度。”該學院黨委書記孫莉說。(張恪)
鏈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6307548-500005686693
(原載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