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月5日上午進行的杭州亞運會男子馬拉松比賽中,中國選手何杰在40公里后提速甩開緊跟的朝鮮選手韓日龍,率先沖過終點,為中國田徑第一次在亞運會上奪得男子馬拉松金牌。
賽后,何杰興奮地說:“所有中國人都在看,這場比賽必須把中國人的霸氣表現出來。亞運會是一個起點,以后會越來越好。”
■ “赤腳少年” 大器晚成
1998年12月,何杰出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靈沙鄉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他從小就展現出了出色的運動天賦,小學五年級就在校運會上拿到了800米和1500米兩項冠軍。
在小升初過程中,由于體育成績不錯,他被推薦到縣里的中學,然后在課余時間接觸業余訓練。直到2014年,正在讀初中的何杰遇到省隊教練到基層選拔隊員,隨后被選入省隊練習中長跑。
何杰第一次展現出自己潛能和血性的是201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運動會那場5000米比賽。當時15歲的何杰在第二圈就被踩掉跑鞋的情況下,赤腳忍痛跑完剩下的10圈,最終奪得銀牌,賽后被教練背下田徑場。
僅僅隔了一天,腳傷未愈的何杰再次站上10000米起跑線,又拿下一枚銀牌。
但遺憾的是,在那屆省運會后,這位“赤腳少年”遭遇瓶頸期。2016—2017年,寧夏和山東進行體育交流合作,何杰以陪練的身份到山東隊跟隨名帥朱樹春,成績開始有所提高。
用何杰自己的話說,他屬于那種“開竅比較晚的運動員”,但憑借著自律、堅持和血性,他實現了中國馬拉松的突破。
■ 改練馬拉松 打破全國紀錄
真正決定何杰命運的,是在結束陪練生涯回到寧夏后,何杰說:“回到寧夏后,教練分析了我各方面的身體條件,說我能吃苦、有氧能力強,但是在絕對速度方面不占優勢,就把我改到馬拉松了。”
2018年長春馬拉松,何杰在自己的“首馬”就取得2小時28分的成績;2019年,他跑出了2小時18分35秒;2020年南京錦標賽,他將自己的最好成績又提高了3分鐘;2021年徐州馬拉松,何杰跑出了2小時12分的個人最好成績;2022年,他在柏林馬拉松上再將自己的最好成績提升了接近1分鐘……
2023年3月19日,何杰在無錫馬拉松跑出2小時7分30秒,一口氣將任云龍在2007年創造的2小時8分15秒的全國紀錄提升了45秒,幫助中國馬拉松進入“207時代”。
在教練肖麗看來,何杰突破的原因在于他的自律和血性。“他具備了優秀運動員的特質,有一種不認輸的血性,而且在所有我帶過的運動員中,他是最主動地制定訓練方案,能夠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的。”
■ 漢馬冠軍正在武漢讀書
2023年4月16日,在時隔3年再度重啟的武漢馬拉松上,何杰以2小時12分35秒的成績奪冠,成為新科漢馬冠軍。當時何杰就曾表示,自己和武漢這座城市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那是何杰第一次參加漢馬,但他對這座城市卻早已懷有深深的期待。“漢馬的賽道很好,目之所及都是風景。尤其是東湖,兩邊都是樹,微風一直吹著。”何杰認為,漢馬的服務、補給、賽道環境等各方面的體驗感很好,是國內“零差評”的馬拉松賽事。
何杰還透露,他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就讀社會體育專業。他認為,讀書和學習能讓自己在專業上和理論上積累豐富的知識儲備。“我和武漢這座城市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今年我就讀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既是一名運動員,也是一名大學生,肯定會經常回到這里的。期待和這座城市續寫更多故事。”
杭州亞運會奪冠,何杰的下一站將是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這么多年,中國馬拉松的夢想就是創造新紀錄,給大家看看中國馬拉松并不差。我們所有人一直在沖擊,還是要走出國門,創造更好的成績。”何杰說。
(長江日報記者馬萬勇 發自杭州)
鏈接:長江日報 - 何杰摘得中國隊首枚亞運男子馬拉松金牌 (cjn.cn)
(原載于《長江日報》2023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