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日前,全球智慧城市峰會暨第三屆國際城市信息學會議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會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的城市時空信息感知基站硬件產品,獲全球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銅獎。該項工作由該中心主任陳能成教授帶領,武漢大學陳棟博士和該校張翔教授為核心成員。
城市時空信息感知基站是由陳能成主持完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城市多尺度綜合感知技術與體系”項目的重要創新成果。經過3年多的研發,該項成果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電子與無線通信以及自動化等前沿技術,解決了城市泛在感知資源邊緣統一接入、感知能力邊緣動態協同和感知信息邊緣即時制圖的時空信息服務難題,為新一代城市綜合感知服務基礎設施構建提供了關鍵部件。城市時空信息感知基站在智慧社區、交通應急和生態環境領域的綜合感知方面,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目前,該基站已初步應用于交通、生態、災害防治和社區等領域。
據了解,全球智慧城市峰會暨第三屆國際城市信息學會議由國際城市信息學學會、香港理工大學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辦,得到了國際制圖協會(ICA)、國際測量師聯合會(FIG)、智慧城市聯盟(SCC)等數十家國內外權威機構的支持。來自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圳大學、中國移動、中航星圖、香港Autotoll、Hexagon等知名高校和企業的多個團隊,在會上進行了交流和科研成果展示。 (武文奎)
(原載于《中國自然資源報》2023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