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22日電 (龔松林)近日,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師陳華文帶領學生劉星月等人創作的《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紀事》繪本,正式與讀者見面。
該繪本創作歷時4個月,由20幅圖文組成,用藝術方式呈現該校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師生,長期在長江三峽庫區開展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的故事。繪本中,既有地質災害真實場景的再現,也有地質災害研究工作者野外勘察的描繪。
長江三峽兩岸的地質災害,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地質災害的研究與防治,牽動著千萬人的心。陳華文意識到,一定要發揮專業優勢,講好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的故事,彰顯大學的時代擔當。
反復思考,他決定以繪本的方式,把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故事寫出來、畫出來。于是,他決定聚焦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年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進行繪本文圖創作。
為了體驗師生在野外的日常工作生活情況,陳華文來到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所屬的巴東野外綜合試驗場,進行調研和采風。在累積總長1100多米的地下試驗隧洞群里,他看到師生們長期在此堅持開展地質災害研究,內心受到深深震撼。
繪本創作中,陳華文指導藝術與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劉星月承擔圖畫部分的繪制。在線稿繪制階段,師生兩人對線稿繪制的形式和風格,進行多次交流,一遍遍地畫、一遍遍地修改。為了撰寫繪本的文字部分,陳華文參考了大量參考資料,并且三易其稿。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宣傳部部長侯志軍教授認為,《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紀事》將身邊師生地質報國的故事,用喜聞樂見的繪本創作出來,是大學文化建設的新探索,具有可推廣的示范價值。(完)
鏈接:http://www.hb.chinanews.com.cn/news/2023/0822/395919.html
(原載于 中國新聞網 2023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