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银河赌场直营1900com-澳门银河赌场网址多少

首頁

首頁  >  媒體地大  >  正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劉成林教授帶領的鹽湖戰略資源工程團隊多年來聚焦現代和古代鹽湖鉀鋰成礦規律、資源勘查評價和高效開采技術研究——

【中國自然資源報】深耕鉀鋰找礦

發表時間:2023-07-05     點擊:次     編輯:孫彥欽

通訊員 陳華文)

“項目的實施將推動塔里木盆地大規模找鉀進程,助推塔里木盆地建設成為新的世界級鉀鹽基地。”日前,在新疆礦產資源領域重大科技專項“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鹽湖成鉀規律、高效勘查評價及資源綜合利用”啟動與實施方案論證會上,該項目咨詢專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教授劉成林向與會專家介紹。

該項目由新疆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牽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新疆塔鉀礦業有限公司和新疆拜城華暉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劉成林教授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里,他和團隊將對塔里木盆地找鉀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把脈問診”。

鉆研成礦規律,指導找礦突破

鉀鹽是我國長期緊缺的戰略性礦產資源,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劉成林長期在青海、新疆及華南地區從事鉀鋰成礦規律、資源勘查與開采技術、第四紀鹽湖古氣候環境、特提斯域鹽湖沉積等研究。目前,他帶領的鹽湖戰略資源工程團隊,主要開展現代和古代鹽湖鉀鋰成礦規律、資源勘查評價和高效開采技術的研究,重點研究成礦規律,指導鉀鋰找礦取得突破,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

“我國鉀鹽的對外依存度長期居高不下,目前資源儲量、存量呈負增長。”劉成林說,“鋰是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我國鋰鹽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一半,需求量大部分依賴進口。”

近年來,圍繞緊缺的戰略性礦產找礦,劉成林研究團隊承擔了多個科研項目:國家“九五”科技攻關305項目《新疆羅布泊鉀鹽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中國陸塊海相成鉀規律與預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羅布泊鹽湖鉀鹽大規模超前聚集成礦機理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305項目《羅布泊及鄰區鹽湖鉀鹽評價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305項目《塔里木盆地鉀鹽大規模成礦條件研究與找礦靶區預測技術研究》、地質大調查項目《湖北省荊州市江陵凹陷中南部深層富鉀鹵水整裝勘查區專項地質填圖與技術應用示范》等。

在鉀鹽鋰礦的找礦研究中,劉成林團隊重點開展羅布泊等現代鹽湖、特提斯域古海相鹽湖及華南地區古鹽湖鉀成礦條件、成礦機理及資源勘查評價。該團隊與有關單位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羅布泊羅北凹地超大型鉀鹽找礦突破,獲得2.5億噸鹵水氯化鉀資源,這是繼20世紀50年代末察爾汗鹽湖鉀找礦突破后我國的第二次找鉀突破;創新了陸相鉀鹽成礦理論,合作提出高山深盆遷移成鉀、二段式成鉀論、超前成鉀模式及鹵水斷裂控礦等,指導羅布泊找鉀大規模勘查重大突破和深部找礦進展;提出特提斯域中國小陸塊碰撞—湖鏈成鉀模式,預測了戰略找鉀靶區,尤其指導了新疆庫車等鉀鹽科技攻關和勘查部署;提出華南古代陸相鹽湖區域性鉀鋰成礦理論和模式;合作建立低品位固體鉀鹽溶礦開采理論和技術等。

豐碩的科研和找礦成果,也為劉成林帶來了諸多榮譽:獲得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土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中國地質調查局杰出地質人才、第二屆全國地勘行業“最美地質隊員”及中國鉀鹽鉀肥工業功勛人物稱號等。而這些榮譽的背后,是他多年來深耕鉀鹽找礦領域不斷科技攻關的辛勤付出。

不畏艱難險阻,奮戰野外一線

劉成林認為,只有創新理論研究,才能有效指導找礦實踐。羅布泊鉀鹽的發現和大規模開發,正是科研與找礦有機結合的產物。近10年來,他和研究團隊建立和運用華南鹵水鉀鋰成礦區理論,指導華南江陵凹陷、吉泰盆地等取得鉀鋰找礦突破進展,發現數個鹵水鉀鹽和鋰礦床。目前,羅布泊羅北已建成世界最大硫酸鉀生產基地,增強了我國的鉀鹽定價話語權,降低了對外依存度。

找礦的過程,也是面對各種挑戰的過程。“鹽湖礦產資源主要分布于西北沙漠戈壁無人區。那里氣候環境惡劣,沙塵暴肆虐,使地質調查和勘查工作困難重重。迷路和高溫也時常威脅到大家的生命安全。”劉成林說。

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開展野外調查時,超強沙塵暴曾多次把考察隊的帳篷全部刮倒,他們只能坐在汽車里躲避。等沙塵暴結束后,他們踏出的路也消失了,就只能重新探路,繼續跋涉。除了野外調查,盆地鹽湖區的鉀鹽鉆探也是個“事故頻發的工程”,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事件或危險。例如,在湖北江陵鉆探到深層高溫高壓鹵水時,井口壓力增大至40兆帕、水溫達100攝氏度,幾乎發生井噴。面對險情,他們連夜開會,及時進行人工排放高壓鹵水,防止了井噴事故發生;如遇鉆井卡鉆更是麻煩,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處理;鉆探現場,還經常會遇到突發山洪……“無論是什么樣的困難和問題,我們都得想辦法戰勝,這也是地質找礦和科學研究工作獲得大成果必經的考驗。”劉成林說。

培養找鉀人才,服務國家需求

解決鉀鹽鋰礦資源保障是一個長期問題。近10年來,劉成林研究團隊培養了1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他們已經成為行業科研和資源勘查的中堅力量,承擔了大量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項目和課題。團隊的科研和工作作風,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和贊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合作開展戰略資源勘查和開發,以支持地方經濟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劉成林作為新疆重大科技專項“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鹽湖成鉀規律、高效勘查評價及資源綜合利用”的首席科學家,他備感責任重大。該項目以“理論+勘查”一體化、固液鉀鹽資源兼探為指導思想,將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鹽湖作為一個整體湖鏈系統,開展成鉀構造、氣候、環境、地化及礦物學等研究,利用地物化遙等勘查技術手段,圈定找鉀等靶區和層位,實施鉆探驗證,實現找鉀突破。

對于該項目的研究目標,劉成林很有信心:項目預計圈定古代鹽湖找鉀靶區4個,獲得氯化鉀預測資源量5000萬噸;建立羅布泊地區鹽湖“構造控礦”鉀鹽成礦模式,獲得氯化鉀潛在資源量2000萬噸;完成勘查技術優選組合,建立綠色高效鉀鹽勘查體系;建立塔里木盆地“鹽湖鏈”鉀鹽成礦理論和找礦模型等。

劉成林不僅專注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更注重鉀鹽找礦人才培養。為此,他開辦了一個線上“鉀鹽專家速成班”,每周六講一次課,以滿足快速培訓相關人才、服務鉀鹽科研與找礦實踐的迫切需要。他說,當前要加強緊缺資源能源的成礦科學理論研究與勘查技術創新,指導新的找礦突破。目前,我國已在很多鹽湖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低品位鉀資源,加強低品位資源的高效開發技術研究,可以解決礦山的后備資源問題,實現鉀鹽礦山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加強鹽湖資源綠色交叉學科建設,大力培養相關技術人才,有效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中國自然資源報》2023年7月5日)


最新動態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游戏| 大发888 方管下载| 现金百家乐官网信誉| 百家乐官网路单破解软件| 百家乐官网分路单析器| 免费百家乐官网游戏机| 百家乐官网送彩金网络| 网上的百家乐官网是假的吗| 狮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皇冠百家乐客户端皇冠| 广东百家乐主论坛| 连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福布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开户博彩论坛| 百家乐官网关键词| 百家乐官网永利娱乐| 百家乐正网开户| 百家乐翻天粤语| 大发888客户端的软件| 百家乐官网几点开奖| 百家乐官网3带厂家地址| 温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香河县| 澳门百家乐官网网上赌| 百家乐官网俄罗斯轮盘转盘套装| 澳门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城攻略| 淮南市| 八大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家乐娱乐城| 尊龙国际注册| 丽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同花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下载安全的|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赌场| 百家乐的路怎样看| 顶级赌场真假的微博| 伊吾县| 百家乐官网骗局视频| 大发888下载安装包|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