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朱大賢)用科學提質百姓生活,讓科普滋潤千家萬戶。日前,武昌區“科普潤萬家”科普活動在紫陽街道起義門社區隆重開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的科普講師張瑾老師給社區居民帶來了《珠光寶“鑒”化繩為“韻”》的珠寶科普實踐課。
“什么是珠寶?”“常見珠寶有哪些?”“紫水晶是不是寶石?”“一種珠寶的價格由哪些因素確定?”講座在張老師一系列引導性的提問中拉開序幕,張老師準備了親手選購的水晶耳釘作為答題獎品,居民紛紛舉手搶答。隨后,張老師以寶石的基本概念、稀少的寶石、常見的寶石、有機寶石以及寶石的優化處理五個方面一一展開詳細講解,并從居民日常遇到的珠寶選購、寓意、保養等角度著手,解答了一些常見問題,極大地開闊了居民眼界,提高了居民對珠寶的認識。科普信息量巨大,居民與老師互動熱烈。
本次活動也是武昌區科協2023年科普服務進社區項目“科普潤萬家”活動首秀。此后,武昌區科協將為全區14條街,142個社區提供科普服務,至少開展350場科普活動,逐步形成以青少年、老年人為重點對象、以科學知識普及和科學現象探究為特點、以社區科普資源為基礎、以專業科普團隊為支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持續、受歡迎的社區科普服務運行機制,以此幫助居民收獲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鍛煉科學思維,提升生活質量,提升全民科學綜合素質,助力武昌基層治理和科創強區建設。
鏈接:武漢科技報數字報刊平臺-武昌“科普潤萬家”活動開場 (kexing100.com)
《武漢科技報》6月26日 第02版:江城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