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優發言
武漢晚報訊(記者陳玲 通訊員孫彥欽 王俊芳 張玉賢)“是地大,讓我圓了大學夢,讓我蛻變成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6月25日,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行的2023年畢業典禮上,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2023屆碩士研究生王優在全體畢業生面前發言,向母校中國地質大學表達感恩之情。
王優出生在貴州省六枝特區的農村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布依族“放牛娃”,他的父母是勤懇的農民,父母連小學都沒有讀完,母親甚至只讀了半年的一年級。
“我寄宿過3個家庭,經歷過6次轉學,小學就當‘貴陽背篼’補貼家用;曾通宵在工地做零工,累了就枕著磚頭睡,到高中才把普通話講清楚。”王優談到幼年時的經歷,深深感慨。有的時候,他就讀的學校離家很遠,翻山越嶺才能到達學校,他早晨五六時就要起床做飯,晚上下課才能回家。
王優從小目睹家鄉石漠化嚴重,生產基本靠農民肩扛背馱,機械覆蓋率低,加上有過做“貴陽背篼”和工地零工的經歷,他立志要學好科學本領,提高全產業自動化,不斷改善家鄉農村生活。
王優很早就養成了自律的習慣,他堅持每天早上6時起床,鍛煉半小時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工作,大到一周的科研計劃,小到每天10小時學習時間的分配,制定和完成這些任務對他來說都已游刃有余。“只有抓住寶貴的時間、多學習本領,才能完成小時候立下的志向!”
高考分數出來后,王優報考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機械專業。地大求學7年中,他自主創辦過機器人公司,在團隊十余人的共同努力下,研究開發了分揀機器人等多個樣機,并不斷推進商業化,發表一區頂刊論文3篇,獲授權國家專利3項,在實現全產業自動化夢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從曾經的“放牛娃”“背篼娃”到現在的碩士研究生,王優說,他見證了祖國的強大,也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期待收獲新的精彩。
鏈接:武漢晚報 - 布依族“放牛娃”成長為科研工作者 (cjn.cn)
《武漢晚報》6月26日 第6版:城事·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