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银河赌场直营1900com-澳门银河赌场网址多少

首頁

首頁  >  媒體地大  >  正文

長江流域四省黨報聯動聚焦“長江大保護”

【江西日報】看“微笑天使”暢游長江

發表時間:2023-03-08     點擊:次     編輯:趙婧萱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佘才高。 新華日報供圖

全國人大代表、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 安徽日報記者 徐國康攝

全國人大代表、九江市委副書記蔣文定。查婧雨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童金南。 湖北日報供圖

長江江豚頻繁現身長江江西段水域。 本報全媒體記者梁振堂攝

長江江豚在長江江西段躍出水面。 本報全媒體記者 梁振堂攝

長江江西段水域風光。 本報全媒體記者 梁振堂攝

■ 編者按:

2月2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全流域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其中,長江干流約595頭、鄱陽湖約492頭、洞庭湖約162頭。與2017年1012頭相比,5年數量增加23.42%,年均增長率為4.3%,實現了歷史性的“止跌回升”。農業農村部將此作為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的標志之一。

總結過去五年成績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淡水鯨豚類動物,是長江流域僅存的淡水豚類,也是長江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物種。

保護長江江豚,更是為了抓好長江大保護。全國兩會期間,江西日報聯合新華日報、安徽日報、湖北日報,把鏡頭對準一頭頭游弋于長江的“微笑天使”,追尋它們溯江而上的軌跡,感受它們盡情撒歡的愜意,并連線四省代表委員,共同暢談流域內為保護長江、留住“微笑”付出的努力。

跨省協同立法

保護“微笑天使”

新華日報記者 陳月飛

去年10月24日,國際淡水豚日,南京市鼓樓區的長江江面上,出現了長江江豚嬉戲的身影。當日起,一部專為保護長江江豚的新法規——《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正式實施。

“微笑天使”無言,參與立法的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佘才高卻對這次全國首例單一物種流域性區域協同立法的前前后后歷歷在目,對南京市和江蘇省保護長江、守護環境的努力如數家珍。

“隨著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實施,以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推進,長江江豚數量大幅下降的趨勢暫時得到了遏制,但極度瀕危狀況尚未改變。”佘才高依然記得江蘇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南京曉莊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李朝暉的介紹。

南京之所以牽頭啟動江豚保護立法,是因為南京、鎮江、馬鞍山三市所轄江段雖僅占長江干流總長度4%,卻匯集了約100頭長江江豚。南京、鎮江、馬鞍山相隔不遠,江豚經常“串門”。必須通過協同立法,構建多層次、多維度、跨行政區域的保護體系,才能實現系統性、整體性、科學性保護。

佘才高多次參加沿江調研,特別是來自蘇皖兩省三市的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一次長達十小時的“沉浸式”跨省域深度調研,讓他記憶猶新。從安徽馬鞍山蘆葦江灣到江蘇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從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再到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代表們邊實地察看保護情況,邊深入探討立法條文的可行性。去年9月,蘇皖兩省人大常委會同步批準由南京、鎮江、馬鞍山三市人大常委會提交的《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

作為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佘才高履職期間既專注交通領域,也關注生態環保。他積極參加視察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高度關注《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條例》等法規制定,尤其對江蘇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們多次建言,為長江保護法立法貢獻江蘇智慧印象深刻。

2014年、2016年、2017年,江蘇代表團百余名全國人大代表三次聯名向全國人大提交議案,建議盡快制定長江水環境保護法。2017年底,全國人大環資委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建議將長江保護立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2018年3月,江蘇代表團32名全國人大代表繼續聯名提出此項議案。

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施行,江蘇結合省情實際對立法工作提出的建議,在其中有多處體現。例如,進一步優化長江沿線國土空間規劃和產業布局、建立省際聯防聯治協調機制、從嚴從重處罰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行為等。

護碧水東流 繪生態畫卷

安徽日報記者 范孝東 夏勝為

曾經,長江里很少見到江豚的身影。近年來,隨著長江大保護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變化。在全國人大代表、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看來,這種變化的最直觀體現,就是江水的“清澈度”和江豚的“能見度”。科考結果顯示,2022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比2017年增加23.42%,5年年均增長4.3%。這是長江流域各省市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也有馬鞍山的一份貢獻。

過度捕魚是影響江豚生存的最大威脅。袁方表示,保護江豚要從治漁開始,主要是推進漁民上岸。2019年,馬鞍山市用3個月時間拆解各類漁船5651條,在全國率先實現對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禁漁禁捕,讓退捕漁民過上了“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學上、心情舒暢”的生活。

“去年10月,馬鞍山、南京、鎮江三市人大常委會,聯合作出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這是全國首次對單一物種的流域性區域協同保護立法。”袁方介紹,為了鞏固禁漁禁捕成果,馬鞍山市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海事等多部門協同,建立長江生態法庭和駐長江檢察室,強化非法捕撈、非法運輸、非法銷售全鏈條打擊。

禁漁禁捕以來,長江馬鞍山段的魚類規模、資源密度分別是禁漁前的1.5倍和2倍,長江刀魚種群恢復到禁漁前的4倍,老百姓經常拍到江豚戲水的動人場景。

“長江是江豚的家,保護江豚根本上是要保護修復長江的生態環境。”袁方表示,近年來,馬鞍山市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把治漁與治污、治岸統籌起來、一體推進,展現了“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生動圖景。

馬鞍山市一方面下大力氣抓治污,扎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另一方面,下真功夫抓治岸,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推動向山礦區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發展,長江東岸實現了從“濱江不見江”到“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

大江奔流,長江自江西入安徽,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稱。2018年起,安徽省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列為生態文明建設“一號工程”,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打響“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讓產業變“綠”,讓“綠”變產業。2022年,安徽省長江流域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4.8%,比上年上升2.1個百分點。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水中國寶長江江豚逐嬉皖江,鳥類國寶東方白鸛展翅巢湖。

鞏固轉折性成就 爭做綠色發展示范生

本報全媒體記者 卞 曄

大江流日夜,春山綠兩岸。

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次來到長江上、中、下游調研,主持召開座談會,深刻闡釋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辯證關系和戰略考量。

九江,襟江帶湖,是江西省唯一沿長江設區市。江西省152公里的長江岸線,均在九江市境內。

“作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的指示物種和生態環境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長江江豚的保護對九江尤為重要。”蔣文定介紹,2022年,長江江豚在鄱陽湖約492頭。

近年來,九江市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要求,全力開展江豚保護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政策。

“我們創建了2所‘守護江豚示范學校’,全面提升社會江豚保護意識。同時,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建立護豚隊,并實施增殖放流。”蔣文定介紹,近兩年,九江市在長江和鄱陽湖累計放流四大家魚、棘胸蛙、胭脂魚、黃顙魚等各苗種夏花和冬片4億尾以上,極大豐富了江豚食物需要。

該市湖口縣的保護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該縣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中心合作,并投資2.5億元建設了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江豚保護能力和保護水平顯著提升。

“隨著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和長江‘十年禁漁’的全面實施,長江、鄱陽湖的九江水域水生生物棲息生境呈現轉折性變化。”蔣文定欣喜地告訴記者,近年來,鄱陽湖多年不見的鳤回來了,長江刀鱭平均捕獲量明顯增長,長江江豚出現頻次大幅增加。

不單是保護長江水生生物,長江岸線的變遷,也是近年來九江市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要求的歷史見證。

為打造長江最美岸線,九江市整合水利、生態、農業、林業等多方治理資金,大力開展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設施建設,推進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

近3年,九江市整體拆除碼頭46座,規范提升碼頭等項目76座,對沿江1公里范圍內37家小化工企業全部關停退出,累計騰出岸線4645米,拆除建筑物2.3萬余平方米,復綠面積10余萬平方米。“目前,一條集‘守護長江、美化長江、展示長江’于一體的沿江生態廊道在九江已基本成型,長江岸線顏值顯著提高。”蔣文定說。

“我們將鞏固好轉折性成就,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爭做綠色發展示范生。”蔣文定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更多綠色發展基金,引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領域,引導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節能改造;健全細化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推動實現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用水權等環境權益便捷交易。

設立公眾“長江日” 深化長江大保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實習生 熊以琳

目前,長江大保護正持續向縱深推進。如何進一步喚起全社會的長江大保護意識?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童金南教授建議,設立公眾“長江日”,深化長江大保護。

童金南說,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長河,流域覆蓋11個省(市),流域面積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5,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長江流域人口密度大,流域人口量已大大超過亞馬孫河、尼羅河與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總和,人口密度達到500人/平方公里以上。由此可見,國家提出長江大保護,不僅關乎廣大流域人民生活環境質量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對世界大河流域人類主導的生態環境治理也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童金南說,長江流域是一個人地復雜的巨系統,長江大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法律、行政、科技等多手段共同發力,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近年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但同時,長江大保護工作也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大部分群眾甚至許多基層干部保護長江的意識還不高。

童金南認為,沒有廣大公眾的參與,沒有公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變,離開社會對長江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監督和抵制,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雙贏”的目標難以實現。

如何提高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調動全民保護長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童金南建議國家為長江設立一個專門的節日——“長江日”。他說,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革。變革全社會的生活方式,對節約環保影響巨大,會產生難以估量的綠色效益。設立“長江日”,旨在通過開展有組織的、統一時間的公眾活動,激發廣大民眾參與保護長江的積極性、主動性并發揮創造性。通過“長江日”活動,能為長江大保護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匯集民力,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共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關于“長江日”活動的具體內容,童金南建議: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有關長江的科學知識、長江與中華民族的關 系、長江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長江的環境現狀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及其在長江大保護中的意義等;動員沿江廣大民眾參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在每年的“長江日”發布長江生態環境現狀年度報告等。

鏈接:

江西日報數字報-看“微笑天使”暢游長江 (jxxw.com.cn)

《江西日報》(2023年3月8日)

最新動態
澳门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筹码防伪套装| 定襄县| 百家乐最新投注方法| 皇冠网小说微博| 百家乐官网丽| 博e百娱乐城注册| 百家乐游戏怎样玩| 百家乐官网开庄概率| 赌博百家乐有技巧吗|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10彩金| 大发888娱乐场电话| 百家乐无敌直缆| 金沙城百家乐官网大赛规则| 博彩百家乐官网在线| 棋牌银商| 百家乐平注赢钱法| 百家乐官网投法| 在线赌博| 水果老虎机破解| 金宝博百家乐现金| 百家乐官网棋牌作弊器| 正规棋牌游戏| 真人百家乐蓝盾赌场娱乐网规则| 杭州百家乐官网西园| 凯旋门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官网槛| 财神真人娱乐城| 德州扑克2| 深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七胜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皇冠体育网| 大发888的促销代码| 百家乐玩法及技巧| 传奇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翻天粤语快播| 赌场风云演员表| 大发麻将| e娱乐城棋牌| 谈大发888风水和运气| 百家乐路单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