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支教團近日聯合舉辦“助力‘雙減’科普育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科普支教活動”。
14千克重的摩根石單晶、晶瑩剔透的海藍寶石、青翠欲滴的金綠柱石、顏色艷麗的澳洲自然金、螢石夜明珠……直播主持人、博物館講解員劉俊杰帶領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龍江中學50個高一學生走進逸夫博物館“世界礦物精品展廳”,向學生們科普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相關知識。同學們跟隨直播鏡頭,零距離感受到了礦物的獨特魅力。
什么是“摩氏硬度”?寶石的“摩氏硬度”你了解多少?直播過程中,逸夫博物館科普工作人員蔣義程為同學科普了“摩氏硬度”以及礦物的有關知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為同學們分發了摩氏硬度計及螢石寶石標本,并帶領他們一起動手打磨了螢石寶石。
通過參加線上科學營活動,同學們了解到許多奇妙的礦物知識,在動手體驗過程中發現了科學之美、生活之美,培養了科研興趣。近年來,逸夫博物館積極投身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通過“云科普”形式直播近20場科普活動,累計觀看量400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科學傳播效果。
據悉,自2006年在云南楚雄龍江中學設立支教點以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支教團已有近140名成員接力奮斗在西部中小學基礎教育的第一線,目前在云南楚雄龍江中學的支教團成員有5人。圖為活動現場。
(作者:徐燕 隋吉祥 韋仕莉)
《中國礦業報》202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