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訊(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魏海勇 王俊芳)11月20日,一場特別的“群英會”在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舉行,惲代英、胡吉偉、黃大年、張國旗等英雄人物、時代楷模“相聚”,與大學生們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這場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為主題的交流研討會,多個全國高校樣板黨支部及優(yōu)秀黨支部共同探討高校黨建工作先進經(jīng)驗。
長江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在教育部評選的三批共3000個全國高校樣板黨支部中,有16個黨支部是以英雄人物和先鋒模范、時代楷模的名字命名的,其中在漢高校就占5個: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惲代英班、華中科技大學經(jīng)濟學院胡吉偉黨支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團隊研究生黨支部、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環(huán)境學院張國旗班黨支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黃大年教師黨支部。
現(xiàn)場,各黨支部代表們逐一發(fā)言,介紹英雄精神如何引領大學生成長。他們圖文并茂的講解,讓英雄前輩的事跡與后輩師生的實踐交相輝映,黨員精神熠熠閃光。
華中師范大學“惲代英班”學生黨支部書記王海龍介紹,為紀念杰出校友、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惲代英,華師大創(chuàng)建了“惲代英班”,打造“惲代英大講壇”,創(chuàng)立“研習社黨史宣講團”,致力于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僅2021年就完成校內(nèi)外宣講600余場,真正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到班團、社區(qū)、軍營、企業(yè)、學校。
會議現(xiàn)場,還有一位特別的嘉賓——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環(huán)境學院2022級研究生新生張云飛,他正是校友張國旗的兒子,如今“張國旗班”的一員。他作為學生志愿者來到研討會現(xiàn)場,負責場務工作,與會嘉賓們對他報以熱烈掌聲。2001年5月15日,地大1989屆水文系畢業(yè)生張國旗在一次井下作業(yè)中,為保護同事以身殉職。如今,“張國旗班”師生黨員們積極開展鄉(xiāng)村振興、環(huán)保宣講等各項實踐活動,他們的腳步踏上山西陵川、吉林白城、湖北恩施、湖南衡陽、云南楚雄、青海海北等地,助力科教扶貧。
會上,這5個樣板黨支部代表聯(lián)合發(fā)布倡議書。倡議書中寫道:“湖北是一片紅色熱土,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以英雄人物命名的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是新時代的‘精神寶庫’和‘育人搖籃’。”他們向全省高校黨支部聯(lián)合倡議,讓身邊的榜樣影響身邊的人、教育身邊的人、帶動身邊的人,讓精神譜系厚植于荊楚大地,讓英雄精神綻放出新時代光芒。
鏈接:
http://cjrb.cjn.cn/html/2022-11/21/content_247010.htm
《長江日報》(202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