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再奇 阮一帆 傅安洲
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回信,體現了總書記對地質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地質工作者的關心關切。全體地質工作者和自然資源系統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學習體會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領悟地質工作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實踐中的光榮使命,以實際行動不負時代賦予的重托。
一、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學習體會重要回信精神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地質工作必須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去認識、把握和謀劃推進,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定方向、明使命。
(一)把握新發展階段
在新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實踐中, 面臨一些新的重大理論和重大實踐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這5個方面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全體地質工作者結合自身工作,深入學習體會其中的3個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一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是整個經濟最為基礎的部分,加強其產品供給保障,是現實所需,也是長遠戰略。作為增強國內能源、資源生產保障能力的基礎,地質工作在資源勘查、開發應用的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從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這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的視角去審視地質工作,厘清我國能源資源種類、數量及需求變化,對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進行分析研究,加大勘查力度,精準有效地為國民經濟提供最基本保障的能源資源產品,服務國民經濟安全。
二是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黃金作為稀缺性的全球性戰略資源,集強金融屬性、保值、抗風險性為一體,是全球各大央行戰略儲備,山東地礦局第六地質隊把為祖國尋找金礦作為重要使命。與此同時,在我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超高對外依存度與當前國際安全形勢日趨復雜的雙重背景下,歐洲能源危機為我們發出了警示、敲響了警鐘。地質工作者要按照重要回信的要求,深刻體會和把握戰略性資源勘查開發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準確把握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的能源資源安全形勢,加大戰略性資源勘查開發力度,為有效應對能源資源危機提供基礎保障。
三是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地質工作者既要立足基礎性、戰略性能源資源的勘查開發,為基礎能源資源供應做出積極貢獻,又要深入推進科技攻關,為能源革命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主動作為。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
新時代地質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五大發展理念,尤其是要結合重要回信,以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理念指引地質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地質工作者要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新發展階段地質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著力推動資源環境領域的科技創新,著力研究解決資源環境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按照重要回信要求,加強科技攻關,加快推動“科技創新2030-地球深部探測”等重大項目立項實施,推動戰略性礦產勘查開采技術創新,突破深部找礦理論和技術,積極促進地質調查和理論創新融合,圍繞相關重大工程研發自主裝備,形成成礦新理論,拓展找礦新領域,在創新發展過程中,注重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的培養,推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重大成果。
二是堅持綠色發展。地質工作者要按照重要回信的要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利用,保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推動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守住生態紅線,以建設綠色礦山為抓手,把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貫穿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過程,推動地質工作實現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更好服務和支撐生態文明建設。
(三)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對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資源能源是國民經濟生產的基礎,對于國民經濟循環起到基礎性、保障性作用。伴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率持續提高、百姓住房持續改善和社會財富快速積累,我國重要大宗礦產資源消費增速已經開始放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戰略性關鍵礦產正在形成巨大需求。因此,地質工作者要深入領會回信中指出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的深刻內涵,深入學習國家關于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總體思路和決策部署,為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和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匦胖赋?,“加大勘查力度,加強科技攻關,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地質礦產系統尤其是地礦類院校和科研院所要按照回信要求,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引導和激勵廣大科研人員爭當基礎研究的引領者、關鍵核心技術的攻擂者和產學研合作的領頭雁,同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根基。
三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要把增強產業韌性和競爭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系統梳理、補齊短板。全體地質工作者要切實增強使命,按照回信要求,加大勘查力度,深化礦產資源國情調查,系統分析有查明資源量礦種的礦產資源數量、質量、結構、空間分布狀況和資源變化格局,加強科技攻關,大力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切實增強資源儲量,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
四是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是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不斷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加大能源資源勘查力度,進一步摸清能源資源家底,是增強能源資源領域國際合作底氣的重要前提,對于守住能源資源領域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具有重要意義。既要深度參與國際能源合作,又要立足國內,加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力度,推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關鍵能源資源自主可控,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增強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二、站在掌握歷史主動的視角學習體會重要回信精神
歷史主動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在尊重歷史規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基礎上體現出來的洞察歷史大勢、抓住歷史機遇、推動歷史進步的精神氣質和實踐品格。
(一)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實踐基礎。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指出,“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辦好了自己的事情,我們才能成為不穩定、不確定環境中最大的穩定因素、確定因素,在變局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全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糧食要靠自己,實體經濟要靠自己,制造業要靠自己”……實體經濟的自立自強,離不開能源資源的可靠支撐,能源資源的可靠支撐,離不開地質工作。因此,地質工作者要按照重要回信要求,從全力辦好自己的事的高度去把握地質工作的重點,謀劃推動工作,加大勘查力度,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踔厲奮進,譜寫新華章。
(二)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地質工作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深化過程。地質工作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深刻學習體會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的精神內涵,基于世界大變局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遵循資源能源供給世情和地質工作發展的國情特點,準確把握國家和人民對地質工作的需要,客觀地面對地質工作所處的現實、所擁有的力量,深化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加強勘查特別是精查力度,推動重要回信精神落地生根。
(三)主動擔當的奮斗精神
我國地質工作伍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而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彰顯歷史主動精神,大力弘揚優良傳統,把地質找礦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堅持解放思想,面對地質找礦理論、技術和工作難題,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
三、站在構建大安全格局的視角學習體會重要回信精神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
地質工作者要站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去認識地質工作,按照回信要求,系統分析地質工作中涉及國家安全的各類風險,全面分析地質工作在維護我國國家安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盡快補足安全能力短板,尤其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避免單一風險形成系統風險,確??傮w國家安全觀有效落實,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順利推進。
《中國礦業報》(202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