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盤運動備受大學生熱捧。線索提供 周千龍

掃描二維碼觀看精彩視頻
時下最火爆的運動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飛盤。每當夜幕降臨,武漢各大足球場都會有飛盤運動愛好者的身影。24日上午,長江日報《運動武漢》周刊記者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場,該校飛盤社團正在這里進行訓練和比賽,簡短的交流后,我們很快就融入其中,一起體驗和感受飛盤運動的樂趣。
■ 規則很簡單,入門很容易
飛盤運動起源于美國,在國內“出圈”前曾一度深居“象牙塔”,深受大學生喜愛。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飛盤社團創立于2008年,是國內最早開展飛盤運動的高校之一。
24日上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飛盤社團正在進行時下最流行的極限飛盤訓練,場上笑聲不斷。20多名大學生中,有四五人是第一次參加飛盤運動的“運動小白”。在10分鐘的熱身后,幾名新手被一名學長帶到一邊圍成一圈,開始普及飛盤運動規則,剩下的隊員則開始傳接盤練習。看著飛盤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線后,又穩穩地被隊員接住,幾名“小白”發出了贊嘆聲。
聽完講解,記者很快就明白了飛盤運動的基本玩法。對陣雙方各為5—7人,有半個足球場就可以開展飛盤局,場地兩端各有一塊區域為得分區。比賽中禁止身體接觸,采用籃球和橄欖球規則,持盤隊員在出盤前支撐腳不能移動,否則像籃球比賽中的“走步”一樣視為犯規,進攻方通過快速跑位,依次遞進傳接飛盤,直到在對方得分區接住飛盤即為得分。途中飛盤落地或出界則攻守易主,在規定的比賽時間里,得分多的一方為獲勝方。
■ 可難可易,飛盤運動量不小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飛盤的“運動小白”,記者只能加入飛盤的初級階段——“耍猴”游戲。
“耍猴”游戲簡單有趣,大家圍成一圈,一人站在中間充當被遛的“猴子”,持盤者必須在“猴子”數到數字10時傳盤,飛盤落地則持盤者出列當下一只“猴子”,類似足球運動中的搶圈游戲。
“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大家的傳接盤能力,只有熟練地學會傳盤和接盤,才能晉階到下一階段,上場比賽。”負責現場技術指導的隊長說。
第一次接觸飛盤的大一女生趙雨柯笑著說:“確實很上癮,只是我腦袋記住了要領,手還沒學會。”在一次接盤中,飛盤直接磕上了她的下巴,“哎喲,還挺疼的,真得好好練一下接盤技術了”。
記者和一位朋友拿著飛盤在旁邊練了一會傳接盤,因沒有完全掌握擲盤的技術要領,飛盤不是飛不遠就是飄向一側,只能不停地跑動,十幾分鐘的練習,我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而隨后開始的比賽,看似熱鬧無比,但在中場休息時,男生女生們已經累得癱坐在草地上了,下半場雙方像商量好了一樣換了另一撥人上場。“比賽中采用的人盯人戰術,要跟著飛盤不停地移動,尋找空當,隨時準備接盤進攻,所以體能消耗特別大,一場飛盤比賽的運動量和一場足球賽相當。當然,我們也可以玩輕松一點的,大家放慢節奏,近距離傳接盤,就會輕松很多。”
■ 文明優雅,讓人容易上癮
飛盤運動突然火爆,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運動小白”羅明輝有著很直觀的感受。24日是他第二次參與飛盤運動,在他眼里,這是一項“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文明而又優美的運動”。
“飛盤運動既有籃球走步的規則,又運用了足球場地和足球場上人盯人的比賽戰術,還采用了橄欖球的得分規則。大家可以在一起練習傳接盤的游戲,也可以進行運動量很大的多人競技,有哪項運動能讓男生和女生在同一個項目中發揮同樣的作用?可以說,飛盤降低了運動門檻,讓男女老少都能參與進來,這應該就是這么多人一夜之間喜歡上飛盤運動的原因吧。”羅明輝說。
羅明輝說,飛盤運動很文明,不僅禁止身體接觸,場上也沒有裁判,雖然是競技比賽,但大家依靠道德和自律約束自己。當場上出現爭執時,雙方會各出一名隊員進行討論,若不能達成一致,則比賽自動進入“回放”環節,持盤方重新進攻。
優美是讓羅明輝愛上飛盤的另一個原因,他說,極限飛盤重175克,在飛行過程中有時候速度很快,其實并不容易接得住,砸在身上還有點痛,“看著學長們一個飛身躍起,然后很優雅地接住隊友長傳過來的飛盤,看著就覺得很瀟灑,對于那些倒地還能做出花式接盤動作,就更別提多帥了”。
(長江日報記者朱文秀)
《長江日報》(2022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