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徐德義 劉卉 張龍)近日,中國地調局組織專家對由我校負責實施的計劃項目“覆蓋區礦產綜合預測”進行了2011年續做評審。
在會上,計劃項目負責人成秋明對項目所取得的成績、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項目管理和協調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各工作項目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近一年來項目的工作進展和2011年的工作計劃。
據介紹,該項目啟動以來,各工作項目按照年度工作任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已收集了研究區內大量的基礎地質、礦產、物探、化探、遙感等資料,以及新疆天山、內蒙大興安嶺南段、福建武夷山3個研究區內完整的地質、礦產、物探、化探和遙感等數據。今年7月-9月各相關工作項目分別在各自的研究區開展為期2-3個月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采集了大量構造定向樣品、巖石化學分析樣品、礦石樣品、同位素地球化學及年代學樣品。部分樣品已經完成測試,正在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同時開展了推覆構造控礦特征研究、典型礦床調查、區域構造演化背景及成礦規律特征研究等工作;綜合研究和綜合預測項目組先后與相關省份地調院的研究人員一起通過總結研究區內的成礦模型、預測模型和典型礦床模型,運用GeoDAS軟件和非線性礦產預測理論、方法和技術,結合研究區內的地質、化探、遙感、航磁、重力等資料對覆蓋區內鐵、銅、鉬等礦種進行了初步預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聽取匯報后,專家們對計劃項目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專家們一致認為該計劃項目第一年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為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覆蓋區礦產綜合預測”計劃項目于今年4月29日正式下達項目任務書,我校為計劃項目的實施單位,我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為項目承擔單位,新疆地調院、內蒙古地調院、福建地調院和石家莊經濟學院等單位為參加單位。該項目的總體目標是:引入非線性理論,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創新覆蓋區礦產勘查及預測理論、方法和關鍵信息技術。計劃項目總經費6400萬元,計劃項目負責人為我校長江學者成秋明教授、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伍光英研究員和我校夏慶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