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校領導王焰新、傅安洲、賴旭龍帶領校長辦公室、后勤保障處、教務處、基建處等單位相關負責人,赴宜昌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看望、慰問了在該保護區開展野外教學的師生,并就加強校-區合作開展調研。
抵達大老嶺自然保護區后,校領導在宜昌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支虎和宜昌大老嶺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徐慎東的陪同下,首先看望了正在進行生態教學實習的師生,現場查看了師生的食宿情況,聽取了師生學習、生活情況的匯報。隨后,校領導一行參觀了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科普展示廳、大老嶺沙盤模型、物種數據庫及氣象數據實時監測分析圖,踏勘了植物園、三峽云頂、薇菜種植基地、氣象站基地等實習路線,深入調研了各實習點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情況。
座談會上,徐慎東局長向我校到訪領導詳細介紹了該自然保護區的科研科普情況,并就加強校-區合作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老嶺生物學產學研基地升格為我校校級綜合產學研基地,通過開發大老嶺在地質、地理、水文、礦產、社會傳媒等領域的教學資源,使大老嶺成為多學科、多專業的高水平野外綜合教學研究基地,服務更多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二是共建三峽大老嶺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站,共同圍繞三峽工程對森林生態、氣候、土壤的環境影響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深化科研合作;三是合作開展多學科研究工作,指導和協助大老嶺保護區提升資源利用水平,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王焰新校長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感謝大老嶺保護區管理局為我校師生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并向保護區管理局介紹了學校情況。他說,重視實踐教學是我校的優良傳統。大老嶺地理位置獨特,森林植被典型,物種多樣性豐富,生態價值突出,是我校開展三峽庫區生態與地質研究不可多得的平臺。他贊成徐慎東局長關于加強校-區合作的建議,并建議雙方建立健全長效溝通機制,通過共建三峽大老嶺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站以及合作開展地質、環境生態、水文等多學科研究,共同完善、豐富大老嶺的教學資源,共同促進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據悉,大老嶺位于長江西陵峽北岸宜昌市夷陵區與興山、秭歸兩縣交界處,地處三峽壩頭庫首,保護區總面積22244公傾,森林蓄積量7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9%,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和三峽庫區濕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森林質量和蓄積在全省保護區中名列前茅。保護區自然環境獨特,地貌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典型和關鍵地區。我校于2007年在大老嶺掛牌成立生物學產學研基地以來,已經連續四年安排生物學專業學生前去開展實踐教學和教學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