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 (通訊員 楊傲雪 張曉鋒 張乃文)日前,第八屆中國智能地質裝備技術發展論壇在烏魯木齊舉行。我校黨委書記劉杰、副校長王華、校友會副會長傅安洲、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吳敏,中國地質調查局裝備部主任豐成友,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林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副局長孫新春,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副所長彭江,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副主任黎清華,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雷勇,中國地質科學院教授級高工冉恒謙等參加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我校自動化學院院長曹衛華教授主持。劉杰、豐成友、劉海濤、林超分別致辭。

劉杰致辭
劉杰在致辭中強調,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與地球科學的深度融合,對于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維護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我校始終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人才培養和科技攻關,在“十四五”規劃和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將“智能地質裝備”作為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的重點內容,推動在地質裝備技術與智能控制方法上取得新進展。未來,我校將繼續支持和參與論壇的發展,努力把論壇打造成為展示智能地質裝備前沿科技成果的舞臺、攜手構建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的典范,為國家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大會圍繞人工智能與地質裝備技術、地質裝備智能設計技術、地質裝備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地質裝備綠色設計與制造、先進地質裝備實際應用示范、地質裝備產業國家發展戰略與政策、地質裝備產業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海洋地質裝備智能化技術、人工智能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復雜地形區勘探裝備與探測技術十個主題進行報告交流。

大會報告
吉林大學林君院士及王言章教授、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熊盛青總工程師、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張之武正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修連存研究員、中南大學李帝銓教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地球物理化學探礦中心蔣忠祥正高級工程師、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翟育峰正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高明帥高級工程師,分別作了大會報告。各位專家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或工程應用方向,介紹了目前地球物理探測、深部地質鉆探等方面的地質裝備智能化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指出地質裝備智能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引發現場嘉賓熱議。

專題研討
我校自動化學院陳鑫教授主持“西部資源勘探與裝備智能化技術發展”專題研討,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凡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地球物理化學探礦中心正高級工程師蔣忠祥、安百拓大中華區產品經理魯成、寶石機械高級工程師葉強受邀擔任嘉賓。研討聚焦主要圍繞礦產資源勘查技術裝備的創新與實踐,共同探討找礦突破戰略中技術裝備需求、先進資源勘查智能化技術發展、以及如何加強校企聯合促進研發成果轉化等問題,與會專家面對面進行深入交流,會場氣氛熱烈,陳鑫教授作總結發言。
此次會議由我校、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主辦,我校地球探測智能化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湖南繼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北斗智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會議得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來自地質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制造企業及工程單位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參加論壇。

(編輯 孫彥欽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