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田昆 胡璐瑤)為引導2024級本科新生深入了解學校和學院、完成角色轉變、規劃學業藍圖,本科生院緊扣新生需求、匯聚優秀資源、豐富教育形式,組織開展了“新生入學教育引導月”系列活動,幫助全體新生以昂揚的精神面貌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引航篇:打造名師講堂,與專家學者直接對話

劉杰講授“開學第一課”
校黨委書記劉杰以《勤學篤行 追夢圓夢,做新時代挺膺擔當地大人》為題講授“開學第一課”,他帶領新生認識世界和中國的發展大勢,回顧學校72年輝煌校史,勉勵同學們知校榮校,做接續奮斗的地大人、識勢明理,做志存高遠的追夢人、挺膺擔當,做為國攀登的圓夢人。

新生同學課后向謝樹成院士提問

傅安洲教授主講《我們的歷史與精神》

甘義群教授主講《拓展國際視野,樹立世界眼光》
謝樹成院士從夯實能力支點、打造魅力奇點兩方面深入展開,引導新生增強自身硬實力和軟實力。傅安洲教授聚焦地大的光輝歷史與精神,講授了一堂生動的校史課,鼓勵同學們堅持做地大精神的踐行者。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甘義群教授介紹了在校期間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平臺和多種資源,帶領同學們拓展國際視野,樹立世界眼光。
護航篇:設計專題課程,促進多維度均衡發展
為幫助新生同學激發潛能、拓寬視野、主動規劃、迎接挑戰,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展望大學生活,提高綜合素質能力,本科生院協同各部門精心籌備一系列專題教育講座。




各學院組織新生集中觀看學習
校團委書記朱丹、安全保衛部副部長彭冠軍、校醫院副院長魏從兵、學生就業指導處曾藝老師,分別圍繞學校共青團特色品牌工作、安全防范技能、大學生健康知識、生涯規劃問題四個方面授課,引導新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繃緊安全之弦、守護身心健康、培養職業發展觀念,成為一群有著遠大理想、堅定信仰、敢于拼搏的地大青年。

消防逃生演練

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林清主持法治宣講活動
軍訓期間,本科生院聯合安全保衛部組織開展安全教育第一課,新生同學在現場觀摩高空滅火救援、體驗模擬火場逃生、學習消防服穿戴和滅火器滅火等。軍訓結束后,安全保衛部邀請武漢市公安局開展法治宣講活動,本次活動作為新生入學教育活動的延伸,以案說法,為構建平安校園奠定堅實基礎。
啟航篇:聚焦專業特點,建立認同感與歸屬感
學院是學生接受教育教學、培養專業能力、錨定發展方向的主陣地,擁有獨特且充滿魅力的發展歷程。要堅定專業思想、適應專業學習,首先就要深入了解學院和專業基本情況。

資源學院舉行“金陽普泰創新獎學金”捐贈儀式

環境學院院長史建波教授介紹學院基本情況

工程學院舉行家長座談會
資源學院邀請校友代表、北京金陽普泰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鋼輝走進學院開學典禮,分析產業變革新形勢,勉勵新生打好專業基礎,運用好AI技術,為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環境學院院長史建波教授圍繞學院歷史沿革、教學科研機構設置、野外實習基地、國際交流合作、專業設置、特色育人模式等多方面對學院進行了全面介紹,勉勵同學以“紅專能優”為標,樹立地大夢和環境夢;工程學院邀請新生家長參加座談會,搭建起學院與家長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梁,呼吁家長與學院加強協同,形成合力,幫助學生起好步、上好學、成就絢麗人生。
遠航篇:創新方式方法,開展特色教育活動
各學院結合自身人才培養特點和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參與式、體驗式、沉浸式活動,將主題教育融入實踐之中,帶領同學們在實踐中歷練成長,在探索中啟迪智慧。

計算機學院開展新生勞動教育課


自動化學院與未來技術學院學生體驗鴻蒙智選車

李四光學院新生參觀校史館
計算機學院充分發揮勞動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功能,組織開展“學禮儀、整床鋪、巧疊衣”勞育課,帶領新生學習餐桌禮儀、商務禮儀、床鋪整理、衣物收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自動化學院與未來技術學院結合專業特點、深化校企合作,邀請鴻蒙智行走進校園,介紹鴻蒙智選車的研發背景、創新亮點、技術優勢,體驗實體車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專業講解與親身體驗中,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未來發展方向;李四光學院將講臺搬進校史館,帶領同學們沉浸式感受地質科學家精神和人文情懷。
收獲篇:新生有感,展望全新大學生活
資源學院王瑀瑤同學說,劉書記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更加意識到地大承擔著怎樣的重任,在以后的大學生活中,我會積極發揮自己的價值,努力成為對師生、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作出積極貢獻的新時代青年。
材料與化學學院的雷天昊同學說,通過學習校史,我了解到地大的學脈溯源與精神傳承,深刻領悟了地大“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利用好學校提供的優越條件,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勇攀科學和人生的高峰。
工程學院的孫赫同學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精神是最好的營養劑,聽完傅安洲教授的講座,我希望我能接過優秀地大人的接力棒!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舒陽同學說,在謝樹成院士的指引下,我對大學的認知有了很大的改觀,初次步入大學的我們應該尋找自我,而非被動接受,要具備開拓創新精神和使命擔當精神,從模仿創新,到跟蹤創新,再到源頭創新。
自動化學院的王睿同學說,甘義群教授為我們介紹了地大豐富的交流實習資源,作為新學子,希望我也能抓住機會,依托于學校的優良平臺,拓展國際視野,成為棟梁之材。
未來技術學院的焦健同學說,多天的新生入學教育課程,讓我對地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作為新生,我將發揚地大精神,勤學篤行,追夢圓夢。(編輯 焦思勤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