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華 姜珊)近日,教育部發布了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我校公共管理學院唐健教授所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中國故事:地方政府行為的邏輯》獲三等獎,經濟管理學院金貴教授所著《國土空間優化利用與管理》獲青年成果獎。此次評選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通過,共有1496項成果獲獎(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
專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中國故事:地方政府行為的邏輯》是唐健教授團隊連續十多年觀察地方實踐、開展學術研究且支持國家決策等工作的成果結晶。團隊在全國12個省(區、市)建立了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五級土地政策實證監測點,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行了持續的觀察。全書不僅解釋了不同地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多樣性制度選擇,也對改革績效進行了評價。尤其是,全書將土地制度改革與地方政府行為聯系在一起,在縱向和橫向政府關系下討論地方政府的態度與行為選擇。這些不僅為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提供了決策依據,也能為治理體制機制優化提供參考。相關成果被自然資源部和各地改革試點縣(市)采納,轉化為政策和法律。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是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主要目標之一,需要從“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方面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統一管理體系。專著《國土空間優化利用與管理》通過對國土空間的格局演變規律、資源綜合評價、動態仿真模擬、分區體系重構、政策風險評估等系統性分析論證,詳細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國土空間評價、布局優化、綜合分區和管理策略的相關理論、方法與實踐,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綜合治理路徑,為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和均衡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提供科學方案。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由教育部設立,用于表彰獎勵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是我國目前人文社科領域最高層次、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重要獎項。獎項始設于1995年,每三年或四年評選一次,至今已評選九屆。(編輯 孫彥欽 審稿 陳華文 )